庭审图变专辑封面,他们还让法院变成秀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9:35 1

摘要:什么写歌骂前夫、酸同行已经是基操。这次,她还开始了“卖惨”剧本,声称自己的唱片公司只给了 50 美元推广费用。

“演小品”是每一个 Diva 的归宿,这句话几乎是全球通用的。

无论是华语还是欧美乐坛,都少不了那些气场全开,但又充满个人魅力,时不时还爱整活的小品女王。

但其中,能像卡老师 Cardi B 这样多年持续且高频输出笑点和梗的,实在是不多。

当然,这也与她风趣幽默,直率火辣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这位饶舌女星在自己新专辑《Am I the Drama?》的宣传期间,各种大大小小的整活就是接连不断。

什么写歌骂前夫、酸同行已经是基操。这次,她还开始了“卖惨”剧本,声称自己的唱片公司只给了 50 美元推广费用。

紧急状况下,作为单亲妈妈的她需要大家,快点来买她的 CD 和黑胶,一起帮助二娃宝妈赚奶粉钱,不然她的豪车豪宅就做不了保养了。

互联网直播卖货的套路,卡老师摸得门清。线下实体直销的手段,她也没有放过。

Cardi B 亲自走上街头叫卖专辑,不仅街边摆地摊,甚至站在马路中央高喊只要9.9美元。

在纽约地铁上卖唱片时,跑出来一只老鼠,把她吓得够呛,节目效果太有了。

这还不是最绝的,在这个宣传闹得沸沸扬扬时,她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法庭版”专辑,封面则是她前不久出席庭审时火出圈的表情包。

将自己在庭审时各种表情包印制其中,限量发售。这让人啼笑皆非的神操作,让人直呼简直是懂抓热点的营销鬼才。

饶舌女王,让法院秒变秀场

Cardi B 这次在法庭的几日庭审,几乎是刷屏互联网,爆梗一个接一个,让各位吃瓜群众每天守在电脑手机前,期待有什么新精彩戏码上演。

原本应该是一本正经的氛围,但只要有她在,就能瞬间变综艺。

至于这场官司的来龙去脉,还得追溯到 2018 年。当时怀孕的 Cardi B 在洛杉矶一间妇产科诊所和保安 Emani Ellis,也就是本案的原告起了冲突。

Emani Ellis 说她无缘无故朝自己吐口水,还动手打人,甚至口出歧视言论,导致自己留下创伤又丢了工作,因此索赔高达 2400 万美元。

不过 Cardi B 方也是完全不认,坚称对方是私自拍摄侵犯她隐私,双方只是吵了几句嘴,根本没动手。当时自己大着肚子,怎么可能和一个比自己高大的人打架?

当律师问她是不是骂对方“Fat”(胖子)的时候,Cardi B 翻了个大白眼,理直气壮地纠正:“没有,我说她是 bi*ch。”

这段耿直又滑稽的对话,也是成为互联网爆火段子。

对方律师还不停追问她,知不知道对方比自己高大,Cardi B 整个就直接一脸“你是在开玩笑吗?”的表情,还配上手势回答。 不耐烦、无语、嫌弃,全写在脸上,再一次贡献神级表情包。

一瞬间我都感觉这不是法庭,完完全全是小品现场。

无论是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在法庭上凹造型,感觉自己美美哒。

还是因为庭审时间太过冗长,打瞌睡被抓拍,姐真是自带幽默感。

除了她的发言和行为被媒体和大众时刻关注,她每天的造型妆发也都是报道焦点。

作为娱乐圈著名的惹事精,她不但经常和人发生口角,有事没事还爱扔鞋子、扔话筒。

其中也闹出不少纠纷,上法院可谓是家常便饭。她甚至以此为灵感,拍摄过单曲《Press》的MV,剧情就是讲述她如何在法院大杀四方。

当然她也为自己的莽撞,付出过不少代价,因为这些公司丢过代言,也做过社区服务。

但自带流量又爱秀的她,也是抓住每次曝光机会,总将法院变成她的另一个时尚秀场,贡献了不少区别于她日常,保留个人风格也符合法庭场合的精彩造型,

这次又进法院,就连当原告律师都追问她头发为什么每天都不一样,她很干脆地甩下一句:“假发!”。

如果说她平时的造型是高级时装混合性感与坎普,那么她在庭上的装扮,则要更加收敛,但同时也将“庄重”与“戏剧”混搭,既有自己特色,同时也不会太过于夸张,甚至还有点“温良”。

比如那件波点大蝴蝶结 Valentino 套装加上盘发的造型,波点够醒目,大蝴蝶结够吸睛,但不会让人觉得有很强的攻击性。

而当她换上那套换利落的廓形白色西装搭配宽腿裤——

或是镶边流苏的灰色粗花呢外套,配上 LV 铆钉包,都是同样的思路。

夸张金框墨镜和波浪或白金色假发,则是负责在镜头面前给自己加戏。

更不用说那顶平刘海的假发,很明显就是想要打造出她精明干练的女强人形象。像是造型里面一些有结构感的肩线或套装,也都是起到一个“职场感”的强调。

想法是好的,但本人真看到忍不住笑出声,这简直是张凯丽北美分丽。

当明星遇到诉讼,Courtcore 诞生了

你可不要以为,“法院级秀场”只是 Cardi B 一个人的舞台。

名人的出庭造型,一直都是小众,却依然备受关注的时尚赛道。

只穿套西装,化淡妆走进来的日子早已结束,法庭时装风(Courtcore)这个词的兴起,更是宣告了是一种结合了法律严肃性、时尚敏感度、媒体可传播性以及公关意图的造型方式。

甚至有人抓住流量机会,通过得体且有品位的着装,成功扭转自己的公众形象,拿下品牌合约、获得资本投资的,甚至间接影响了当下时尚圈的静奢趋势。

“Courtcore”这个词最早是《纽约时报》的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抛出来的。将明星们在法庭上的那些精心打扮,直接命名为一种风格。

起因就是奥斯卡影后Gwyneth Paltrow,因为滑雪事故被告上法庭,这位从好莱坞明星转型成“健康生活”代言人的女星,显然没把庭审当成一场灰头土脸的经历,反而是精心上演了一场法庭个人形象公关秀。

她每天走进法庭的穿搭,都被媒体所争相报道。

从剪裁得体的中性色套装、松弛的针织衫、到A字裙、挺括的白衬衫,以及精致但不过分张扬的饰品。

虽然其中都是像 The Row、Celine、Prada 等这样价格不菲的品牌,但几乎没有任何抢眼 Logo,也没有跳脱的鲜艳色彩。

甚至连 Gwyneth Paltrow 拿着的瓶装水和那本蓝色羊皮 Smythson 笔记本,都被视作是又落地,同时也标榜精致生活品味的象征。

这一切完全就符合《继承之战》里那种老钱、静奢的有钱人穿搭逻辑。不仅是《GQ》夸她“穿得妙极了”,《Vogue》更是大赞她的搭配“干净利落,恰到好处”。

整体造型像是对外界说我虽是明星,但今天,我只是个认真对待此案的人。

统计显示,她的庭审造型中,高达 83% 都是中性色,这样的选择让她看起来既平静又真诚,不少评论人认为,这种低调反而提升了她的可信度,恰到好处地弱化了她的明星光环。

在材质和色彩上,有质感厚针织、粗花呢,结合奶油色、橄榄绿到浅灰、棕色和卡其,全方位给人一种低调却有格调的“stealth wealth”感。

无论是这些得体的穿搭,还是法院结束后,她对原告的那句赢得赞誉的礼貌回答——“I wish you well”,都成功扭转了她之前摇摇欲坠的口碑和个人形象。

甚至还带火了她在庭审现场穿着的个人品牌 G. Label by Goop,并且在之后还获得了资本青睐,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注定成为经典的穿搭教科书示范。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太夸张了,但事实上在这种场合,穿什么真的能影响别人对你的观感。

法官、陪审团,甚至旁听席的记者,都会在潜意识里被这些无声的穿搭信号牵动。

换句话说,明星坐在被告席上,每件衣服都不是随便套的,而是一份穿在身上的公关稿,目的是让人觉得,看吧,我这么得体大方,怎么可能是坏人?

这招还真有人用得炉火纯青,不仅洗白了形象,甚至靠一身“法庭造型”拿下了品牌合约,顺便把自己重新包装成了“优雅受害者”。

那就是 Winona Ryder 那出时尚史经典“反转戏”。2001 年 12 月,她因在比佛利山的 Saks Fifth Avenue 涉嫌盗窃被起诉。

不过,她出庭时的穿搭却完全抢了案件的风头。每次出庭,她都精心打扮,甚至连《华盛顿邮报》都感叹:“她也许是小偷,但品味无可挑剔。”

更有趣的是,她曾偷过 Marc Jacobs 的单品,而庭审期间,她竟然穿上了同品牌有着错觉领口设计的裙装。

她的一系列庭审造型遵循 50 年代灵感,无论是膝长 A 字裙、玛丽珍鞋、厚发箍,都显得既女性化又不过于甜腻。

简直是“天真少女”形象的完美示范,每套都像是专为“我很无辜”四个字量身打造。

结果如何?这次时尚出庭帮她不仅缓解了案件压力,最终被判决无罪。

更令人惊讶,这还引起了小马哥 Marc Jacobs 本人的注意。最终让 Winona Ryder 意外拿下了 Marc Jacobs 2003 春季广告代言。

并且之后也是多次出镜品牌广告大片,成为了品牌缪斯般的存在,真的很魔幻。

而作为受害者的时去法院,并不是要化险为夷,打翻身仗的。而是表达自己态度,并且宣告自己的强大。

向来把时尚当作“武器”来用的 Kim Kardashian ,在法庭上再次证明了她的功力。

曾在巴黎遭受珠宝抢劫的她,时隔多年出庭作证,其实也是在宣告自己已经从恐惧和阴霾里走出来。

当天她穿着 1995 年 John Galliano 的复古黑色套装裙,脚踩 Saint Laurent 高跟,佩戴 Alaïa 墨镜,深V加开叉设计设计在保留一丝性感的同时,整体剪裁又特别犀利干练,周身似乎都散发着我掌控全场的气场。

并且这套 All Black 的造型也更好的秀出了她当天佩戴的天价珠宝。

对的,你没有听错,在一起珠宝抢劫案的庭审现场里,我们金姐从头到尾都是高珠。

光是佩戴的 Samer Halimeh 白金钻石项链,就足够够惊人。总共镶嵌 80 颗钻石,总重 52.17 克拉,其中还有一颗重达 10.13 克拉的梨形钻石,价值近 300 万美元。

再加上来自 Repossi 和 Brioni Raymond 的耳环,以及闪闪发光的钻戒和脚链。

不过这样的珠宝搭配,可不是简简单单随便炫富,而是一种主场宣示,媒体甚至给它取名“复仇珠宝”。

即便是在法庭,通过着装也能奢华宣示,自己才是真正掌握局面的主角。

另一位时尚弄潮儿 A$AP Rocky 同样也有让庭审看起来像小型时装周的能力。

当他出庭前夕,他的造型师 Matthew Henson 就接到紧急任务,在一天内准备 20 套不同的衣服,供在接下来的庭审中穿着。

最终也贡献了一系列男士着装的教科书示范,其中既有 Saint Laurent 的双排扣套装,也有 Giorgio Armani 的经典剪裁,有丝巾的巧妙搭配、也有领带与风衣的组合。

从丝绒、亮面等材质的多样性,到剪裁的精准、以及鞋子、配饰的精心组合,用媒体的话来说,从头到脚都散发冷静淡定的优雅气质,完全像是刚刚从广告牌上走下来的模特。

如果单纯翻看照片,不知道前提的情况下,都会误以为他正在男装周看秀,问谁都不会将他同持枪案件所联系起来。

他的团队也是解释到这并非作秀,而是一种“全副武装、保持自信”的策略。

着装选择也能是无声公关

当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当年通过假装名媛,骗过了整个纽约上流圈层和银行的 Anna Delvey,上庭时候花尽心思去请造型师给自己打造出庭造型。

甚至以“没有衣服穿”的理由拒绝出席,最终法官不得不下令从纽约雷克岛监狱里特批送进去。

她也是以 Saint Laurent、Victoria Beckham 混搭 Zara、H&M 等快消品牌的多套造型出席庭审,佩戴的那副 CELINE 黑款眼镜,也是成为她造型标志,单品成功火出圈。

这些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造型,更让人真错以为她就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名媛”,只是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里误入歧途。最终,她不但争取到了更少刑罚。

出狱后这段诈骗故事还写成了自传,更被 Netflix 改编为剧集《创造安娜》,算是彻底完成了从诈骗犯到成功人士的华丽转身。

于是慢慢地大家才发现,庭审不只是法律的舞台,还是另一种穿搭秀场。

这不仅是着装选择,更是一场现实版的公关战。另一种心理战场。衣服不只是衣服,而是他们修复形象、塑造态度的道具。

人们总会下意识把一个人的穿着跟可信度、权威感挂钩。这些无声的暗示,比律师长篇大论更快“击中”人心。

社交媒体时代,图片刷屏比文字传播快,容易被截图、被 Meme 化、被转发。服装、表情、假发这些直观的东西,正好是镜头语言的素材。

大多数人关心的不是合同条款或证据链,而是这个人看起来怎么样、真诚吗,于是在打扮上,去表达情绪态度的无疑是最快速和稳定的方法。

这些明星、名人成功的法院造型,正是抓住这部分心理,庄重、尊重、不要过于表现,同时你也不能太过于“虚伪”,与本来大众印象中的你出入太大,这便是精髓所在。

一方面要遵守这些基本礼仪,另一方面想保留个性,一边遵守规则,一边又想借造型说话,这也催生出这种微妙博弈下的风格。

当然,这一切其实是充满争议的。在大众看来,庭审本应是严肃的过程,而过度的“娱乐化”很容易被质疑是对司法程序的不尊重,同时这样的操作可能会让“公关包装”凌驾于事件本身,引发价值观上的争议。

对司法和公众来说,这样的娱乐化操作,确实是值得警惕。

但从另一角度看,服装确实在这些场景中承担了特殊作用,它既是态度的表达,也是公众形象的修复工具。

其实也折射出现代社会的一种共识。人们习惯通过穿衣风格来揣摩一个人的性格与立场。

在这个语境下,服装在法庭的功能不仅仅是穿得体面,而是通过符号和风格,建立个人与公众、个体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微妙对话。

我们也必须承认,服装早已不只是表面的修饰,而是一种有力的叙事工具,它关乎身份与表达,也关乎人们如何在镜头前讲自己的故事。

时尚向来也都从不只是关于美和穿着,也是权力赋能、个人态度与社会关系的精彩博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本期文字助理:Milo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

来源:吉良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