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2023中国营养学会的新数据,我直接傻眼:30秒就能保住78%抗癌成分,多泡30秒全白瞎。
“焯个娃娃菜还翻车?
我上周按老方子整了1分钟,结果端上桌绿得发乌,孩子一口没碰。
”
刷到2023中国营养学会的新数据,我直接傻眼:30秒就能保住78%抗癌成分,多泡30秒全白瞎。
当晚立刻重开一锅,水开撒盐,菜下锅数到30就捞,颜色亮得跟手机滤镜似的,咬一口脆得带响。
娃连夹三筷子,问我是不是换了新品种。
这事没完。
我把厨房当实验室,顺手折腾那盘被嫌弃的皮蛋。
抖音上2000万次播放的擂椒版,说把二荆条烤到虎皮状再擂,碱味会被焦香吞掉。
煤气灶开最小火,辣椒烤得冒泡,剥了皮和皮蛋一起砸,辣味混着烟熏味,真把碱味压成背景。
老公拿来配啤酒,直呼比烧烤摊靠谱。
包菜也没逃过。
超市顺手拿了包木鱼花,撒进干煸锅里,高温一逼,菜叶边缘卷成金黄,海味飘得隔壁猫都来扒门。
成本不到五块,吃出日料店几十块的错觉。
凉拌环节更离谱。
黄瓜皮蛋经典组合,我挤了半颗柠檬,再淋点初榨橄榄油,比例随便1:3。2023《食品科学》说维C能把铁吸收拉高40%,我这种贫血党直接当药吃。
吃完一小时,手心发热,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反正第二天蹲厕所都带劲。
秋天到了,紫甘蓝开始打折,花青素比普通包菜高5倍。
我切细丝,拌两勺苹果醋,颜色秒变玫红,拍照发小红书,点赞蹭蹭涨。
评论区一堆人问链接,我回:菜市场3块5,没链接,早去抢。
几顿饭下来,厨房纸篓里全是实验失败的边角料,可餐桌空盘速度告诉我:科学不是论文,是娃多吃的两口菜,是老公主动洗碗的贱笑。
菜叶还是那堆菜叶,换几秒时间,换一把配料,就能让全家闭嘴惊艳。
别再说家常菜吃腻了,懒才是唯一敌人。
来源:晚安呢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