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芯片很困难,特别是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小米芯片团队也很矛盾,最后还是雷军一锤定音,他用这个战略假设坚定了大家的信念。
“假如现在放弃,十年后,我们会为账上多出几百亿而庆幸,还是为永远失去芯片而后悔?”
造芯片很困难,特别是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小米芯片团队也很矛盾,最后还是雷军一锤定音,他用这个战略假设坚定了大家的信念。
小米必须做芯片,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内部达成了共识之后,这个事才能继续推进。而作为企业的创始人,雷军确实表现出了重要时刻的决策水平。
其实战略就包含了冒险和判断,团队讨论往往是次要的,谁也说服不了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时候怎么办?
就是看老板的果断决策,帮团队下定决心。
雷军还是想要做芯片的。
早在2014年,小米就成立了松果电子开始做芯片的研发;2017年,小米发布首款自研手机芯片澎湃S1。
在这之前,世界上只有苹果、三星和华为具备研发设计芯片的能力,并同时拥有手机产品业务。
但研发芯片比想象中要困难很多,雷军后来就停止了造芯计划,只是保留了一部分芯片研发的“火种”,做一些公司内部其他产品线的小芯片。
再后来,小米发现没有芯片确实不行,小米旗下的投资公司也在三年内投资了上百家芯片半导体与电子相关企业,积累了一些力量。
终于在2021年,小米成立了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重启手机SOC芯片的自研,计划10年内至少投资500亿元,全力以赴做芯片。
“松果是我心中的痛啊,那算是我们第一次自研芯片,这次算是第二次了。”多年后雷军在谈到玄戒的时候还表示上一次的失败很心痛。
SoC芯片对小米手机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没有系统级芯片(SoC),小米手机就没有核心竞争力,雷军的目标是对标苹果,打造一流的智能手机企业,那没有核心技术怎么行呢。
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简称SoC)是一个产品,是一个有专用目标的集成电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统并有嵌入软件的全部内容。SOC芯片可应用于手机,也能用在智能车载领域,包括无人机、智能电视等都可以用到,所以它非常考验一个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实力。
哪怕到了2025年,世界上能够自研SoC芯片的也就苹果、三星、华为、高通、联发科等几家而已。
小米算是上了车,至于其中的难度,大家可以看一看2023年某手机企业关掉旗下芯片设计公司的事,数千人的芯片团队解散,不再研发造芯,由此可见这个事没有那么简单。
要是雷军没有未雨绸缪,做了充分的准备,否则小米也未必能经得起其中的惊涛骇浪,商业有时候是极为残酷的战场。
以小米公司的实力,造芯片也用了11年。
2025年,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小米玄戒O1大规模量产,雷军表示,“玄戒 O1 性能跻身旗舰芯片第一梯队”。
数千人的团队,数十亿的投入,数年的时间,终于换来了成果。
玄戒O1旗舰处理器采用第二代3nm先进工艺制程,190亿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确实达到了业界领先,对小米手机的软硬件一体化形成了有力支撑。
这也是第一次失败带来的教训,雷军他们原来以为从中低端芯片开始切入比较符合实际,但反直觉的是,他们后来发现小米只有做高端芯片才能有一线生机,包括苹果和华为都是直接从高端切入的。
为了打造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雷军还宣布从2026到2030,小米预计再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56岁的雷军还在“闯”,大家也要勇于去闯才对。
“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雷军如是说。
想一想,如果换成你在面临一个不确定结果的时候,你知道这个事是对的,但需要投入你现在所有的资金,一旦失败可能就是一败涂地,你敢于孤注一掷吗?
很难。不管是造芯还是造车,都可能是失败的下场,如果雷军失败了,那他之前积累的声誉都会清零,毕竟成王败寇。
谁都想连续成功,可成功永远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雷军说“努力、成长”好像是鸡汤,但实际上他几十年都是这样做的,因为他自己相信,才能让团队相信,并感染别人。
所以这才是人们之所以喜欢雷军的原因,他代表了一种梦,人们可以从雷军的梦想中看到希望和可能性。人中龙凤都是举步维艰,普通人也当奋发有为。
来源:香袭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