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下午,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举行闭幕新闻发布会,作为参会总人数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大会以“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共举办76场边会、平行论坛。
今天,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落下帷幕。凝聚各方共识的《杭州战略行动计划》与《杭州宣言》正式发布,为未来十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描绘了新图景。
今天下午,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举行闭幕新闻发布会,作为参会总人数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大会以“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共举办76场边会、平行论坛。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刘卫东:会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作为大会最重要的成果,凝聚各方共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与《杭州宣言》今天正式发布,呼吁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宣言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 安东尼奥:当下全世界正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三方面问题。新的计划,致力于推动成员国加大对生物圈保护区的关注,为人们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亚历山大大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 瓦哈布:这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描述了未来十年的新愿景,希望各方能够齐心协力,描绘绿色生态新图景。
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分别授予杭州市和临安区“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绿色发展实践地”称号。接下来,各国与会代表还将集中参观清凉峰-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和西溪湿地国家湿地公园。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样本,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案例。
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副书记 范学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一些交流合作,特别是以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来推进相关举措落地,传播好中国绿色发展的方案。
杭州西溪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党工委委员 刘 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我们做数字化,也向全球的湿地保护行业提供一个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全国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王巧玲: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来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案例库。把中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故事在国际上传播。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副研究员 赵敏燕:希望把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向全世界进行交流,进行传播。也是希望助力到此次大会杭州战略行动的目标实现,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来源:中国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