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别再给娃瞎吃!少吃两瓜、多吃三菜,脾胃养好,秋冬不生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20:23 1

摘要:上周立秋后,我见冰箱里还剩半块西瓜,就切给儿子当下午茶,结果当天晚上他就喊 “肚子痛”,半夜还拉了两次稀。带他去看医生,儿科张医生说:“立秋后孩子脾胃‘转凉’,再吃西瓜这种寒瓜,不闹肚子才怪!” 这才想起前阵子邻居家孩子,立秋后天天吃甜瓜,结果积食发烧,折腾了

上周立秋后,我见冰箱里还剩半块西瓜,就切给儿子当下午茶,结果当天晚上他就喊 “肚子痛”,半夜还拉了两次稀。带他去看医生,儿科张医生说:“立秋后孩子脾胃‘转凉’,再吃西瓜这种寒瓜,不闹肚子才怪!” 这才想起前阵子邻居家孩子,立秋后天天吃甜瓜,结果积食发烧,折腾了好几天 —— 原来立秋后给孩子吃水果、蔬菜,藏着 “少吃啥、多吃啥” 的讲究,尤其是 “两瓜” 要少碰,“三菜” 要多安排,不然脾胃伤了,秋冬很容易生病,就像之前因穿错衣服诱发咳嗽一样,饮食错了也会让孩子遭罪。

张医生说,立秋后昼夜温差大,孩子脾胃功能从 “夏季的运化湿热” 转向 “秋季的收敛养藏”,此时再吃寒凉、高糖的食物,很容易打破脾胃平衡;而当季的温性蔬菜,刚好能帮脾胃 “蓄力”,为秋冬抗寒打基础。这 “两瓜三菜” 的选择,全是围绕孩子脾胃特性来的,家长别再瞎给娃吃了。

之前总觉得 “瓜类水分足,立秋后吃能润燥”,直到儿子拉肚子才懂,有些瓜类再爱也得控制量,尤其是这两种:

西瓜在夏天是 “解暑神器”,但立秋后就是 “脾胃杀手”。张医生说,西瓜性寒,立秋后孩子脾胃阳气渐弱,吃多了会直接刺激脾胃黏膜,导致脾胃运化无力,出现腹泻、腹胀;而且西瓜含糖量高,残留的糖分在肠道发酵,还会引发积食、口气重。

儿子那天吃了两块西瓜,晚上就说 “肚子凉”,拉的大便还带着未消化的食物 —— 这就是脾胃受寒的信号。现在我家冰箱里的西瓜,只敢偶尔给儿子尝一两小块,还得提前从冰箱拿出来放至常温,避免冰镇刺激。张医生特别提醒:3 岁以下孩子立秋后最好别吃西瓜,稍大的孩子每周也别超过 1 次,每次不超过 100 克(大概 2 小块)。

比起西瓜,很多家长觉得甜瓜 “更甜更软,适合孩子吃”,其实它比西瓜更 “坑娃”。甜瓜虽不如西瓜寒,但含糖量更高(每 100 克含糖 15 克以上),立秋后孩子活动量减少,多余的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堆积,不仅让孩子长胖,还会加重脾胃 “运化糖分” 的负担,导致积食、便秘。

邻居家 5 岁的男孩,立秋后每天吃 1 个甜瓜,结果一周没拉大便,肚子胀得像鼓,医生说 “是高糖导致肠道津液减少,加上脾胃无力推动排便”。现在我把家里的甜瓜换成了苹果、梨(蒸熟吃更温和),既补水分又不伤脾胃 —— 立秋后选水果,要选 “温性、低糖” 的,别再盯着甜瓜这类高糖寒瓜了。

张医生说,立秋后给孩子吃蔬菜,首选 “温性、健脾、润燥” 的当季菜,这三种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孩子养脾胃、强体质,安稳过秋冬:

立秋后南瓜大量上市,它性温味甘,刚好能帮孩子 “温补脾胃”。南瓜含有的果胶能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减少秋凉对脾胃的刺激;还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立秋后因干燥导致的便秘 —— 之前儿子积食时,我给他做南瓜小米粥,喝了两天就顺畅排便了。

推荐做法:南瓜山药蒸糕

南瓜、山药分别去皮切块蒸熟,压成泥;加 1 勺面粉、1 个鸡蛋搅匀(不加糖,靠南瓜本身的甜味);倒入模具蒸 20 分钟,放凉后切成小块。

这道蒸糕软嫩香甜,儿子抓着就能吃,早上配一杯温牛奶,既能暖脾胃,又能提供上午需要的能量,比吃面包、油条健康多了。每周吃 2-3 次,孩子脾胃会越来越稳。

山药是立秋后 “养脾第一菜”,它含有的黏液蛋白能修复受损的胃黏膜,帮孩子调理夏天因吃生冷食物伤了的脾胃;而且山药能补气血,让孩子秋冬手脚不冰凉,免疫力也会跟着提升 —— 小区里常吃山药的孩子,立秋后很少感冒。

推荐做法:山药排骨汤(去油版)

排骨焯水去血沫,山药去皮切滚刀块(泡在水里防氧化);砂锅里放排骨、姜片,加足量温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1 小时;最后放山药再炖 20 分钟,撇去表面浮油,加盐调味。

汤暖乎乎的,山药软绵入味,儿子每次都能喝小半碗,连山药也会主动吃 —— 立秋后每周喝 1 次,既能补营养,又能暖身,比喝补品管用。

立秋后天气干燥,孩子容易喉咙干、流鼻血,而莲藕刚好能 “润燥补水”;同时它性温,能健脾开胃,帮孩子改善立秋后 “没胃口” 的问题 —— 之前儿子不爱吃饭,我给他做莲藕炒鸡丁,他居然就着吃了小半碗饭。

推荐做法:莲藕炒鸡丁

莲藕去皮切薄片,用清水泡 5 分钟(去淀粉,口感更脆);鸡胸肉切丁,用少许生抽、淀粉腌 10 分钟;热锅冷油,先炒鸡丁至变色,盛出备用;再倒少许油,炒莲藕片 1 分钟,加半碗清水焖 2 分钟,最后放鸡丁翻炒,加盐调味。

这道菜脆嫩不油腻,莲藕的清甜中和了鸡肉的腥味,孩子都爱吃。莲藕还能清热消积,立秋后偶尔给孩子吃一次,能预防秋燥引发的不适,比喝凉茶安全多了。

张医生特别提醒,就算是 “三菜”,吃不对也会伤脾胃,这三个原则一定要记牢:

别 “过量吃”:每种菜每周 2-3 次即可

比如南瓜虽好,天天吃会让孩子皮肤发黄(β- 胡萝卜素过量);山药吃多了容易胀气。我每周给儿子安排一次南瓜、一次山药、一次莲藕,轮换着吃,既补营养又不单调,脾胃也不会有负担。

别 “生吃凉吃”:多蒸、煮、炖,少凉拌

立秋后再给孩子吃凉拌藕片、生山药就不合适了,容易伤脾胃。像山药蒸着吃、莲藕炒着吃、南瓜熬粥,都是温热的做法,更适合孩子的体质,营养也更容易吸收。

别 “加太多调料”:原味更养脾胃

给孩子做 “三菜” 时,尽量少盐、少糖、少酱油,比如南瓜蒸糕不加糖,靠南瓜本身的甜味;山药排骨汤只加盐,让孩子尝食材的本味 —— 这样既不刺激脾胃,又能培养孩子不挑食的习惯。

现在儿子每天吃饭都很积极,再也没出现过吃西瓜后的腹泻、积食,手脚凉的情况也少了。张医生说:“立秋后孩子的饮食,关键在‘顺时调整’,少吃寒凉伤脾的,多吃温性养脾的,脾胃养好了,秋冬自然少生病。” 就像之前靠穴位按摩助长高、靠正确穿衣防咳嗽一样,孩子的健康,从来都藏在这些饮食细节里 —— 家长多用心,孩子就能少遭罪。

你家立秋后给孩子吃什么菜?有没有试过南瓜、山药、莲藕的创意做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育儿食谱~

来源:一首写你我的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