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3女带4孩续面”风波的背后,网红为了流量网暴详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9:46 1

摘要:2025年8月,河南郑州一家饸饹面馆发生的“3名女子带4名儿童续面纠纷”,从一场普通的就餐矛盾升级为引发全网热议的公共事件,历经调解、反目、网暴、闭店等多个转折,最终以商家永久停业落幕。事件折射出的消费规则边界、隐私保护意识与网络言论责任等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的

河南郑州“3女带4孩续面事件”的全部经过完整叙述。

2025年8月,河南郑州一家饸饹面馆发生的“3名女子带4名儿童续面纠纷”,从一场普通的就餐矛盾升级为引发全网热议的公共事件,历经调解、反目、网暴、闭店等多个转折,最终以商家永久停业落幕。事件折射出的消费规则边界、隐私保护意识与网络言论责任等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事件起因:一碗面引发的现场争执

2025年8月13日晚7时许,郑州市中原区“老霍记郏县饸饹面”店内迎来了特殊的客人——3名成年女子带着4名儿童,共计7人就餐[__LINK_ICON]。涉事面馆由霍某某经营,成立于2021年,主打“无限续面”服务,本是吸引顾客的营销亮点,却成为此次纠纷的导火索。

根据双方事后陈述及媒体求证,顾客一行点单包括13元的饸饹面、18元涮毛肚、两份凉菜及15.8元团购羊肉串,最终实际支付140.58元。用餐过程中,因孩子食量较小,同行大人先后两次为孩子申请续面,前两次店方均予以配合。争议发生在第二次续面时,厨师询问“小孩几人吃饭”,这句问话让孩子感到委屈,引发家长不满,双方首次产生误解。

关于“第三次续面”的细节,双方说法存在出入。店家称顾客在两次续面后仍要求第三次续面,因“一人可免费续面,孩子多应另购”的规则予以拒绝;而顾客马女士则表示,根本不存在第三次续面的请求,争执核心是店家对孩子的态度问题。现场沟通不畅迅速升级为争吵,顾客一行随后转至隔壁饭店就餐,并在团购平台给涉事面馆留下差评。

矛盾升级:视频曝光引发舆论反转

8月14日,面馆老板霍某发现差评后,未选择私下沟通,而是将顾客及孩子的正面影像视频、店内监控片段发布至短视频平台,并配文称“7人只点一碗面,续面三次被拒就给差评”,还宣称顾客总计消费仅70余元。视频中未对4名未成年人面部进行打码处理,霍某的表述刻意强化“顾客占便宜”的印象,迅速点燃舆论。

初期,多数网友未加核实便站在店家立场,指责3名女子“带4孩蹭续面”“不体面”,涉事顾客马女士及其家人很快遭遇网暴。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马女士于8月15日公开140.58元的支付凭证,澄清除一碗面外还点了多种菜品,且仅续面两次,续面对象为一名5岁儿童而非7人共享。

证据曝光后,舆论迅速倒戈。网友发现霍某存在“隐瞒消费金额”“夸大续面次数”“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等问题,批评声转而指向店家。有律师指出,霍某公开含未成年人肖像的视频并进行负面描述,已涉嫌侵犯肖像权、名誉权,且违反未成年人保护相关规定。

调解反复:和解协议成“一纸空文”

8月15日,在辖区三官庙派出所、街道办、市场监管所等多部门介入下,双方签署调解协议书。协议约定:霍某删除涉事视频并向顾客道歉,马女士删除团购平台差评,双方不再就此事公开争执。当日,霍某对外表示“已达成和解”,马女士也履行了删差评的义务。

然而和解仅维持一天便宣告破裂。8月16日,霍某在其短视频账号发布新视频,用“七匹狼”一词暗指并贬损顾客,还称“咱吃不了倒了,都不让七匹狼吃”。该视频被马女士发现后,她明确表示霍某率先违反调解协议,决定不再和解,并开始咨询律师准备起诉,核心诉求是追究其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的责任。

8月18日,霍某迫于舆论压力再次发布道歉视频,承认“情绪失控、言行过激”,并承诺“继续提供无限续面服务”,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当日,大量群众前往涉事面馆围观,街道办不得不派人疏散人群,面馆被迫暂时关闭[__LINK_ICON]。同日,霍某名下关联企业的问题也被曝光:其控股的郑州老霍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未按时公示年度报告,已于2025年7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__LINK_ICON]。

事件发酵:连锁反应与多方介入

8月18日至19日,事件引发更广泛的连锁反应。因霍某使用“七匹狼”贬损顾客,大量网友涌入服装品牌“七匹狼”直播间,呼吁品牌起诉霍某,“不起诉不买衣服”。“七匹狼”客服紧急回应称“已关注情况,恳请网友理性”。

与此同时,更多关于霍某的负面信息被挖出:有网友爆料其曾拖欠厨师工资,还以“收徒”为名收取888元学费,却让学员“倒贴当服务员”。霍某对此回应称“工资已结清,会找学员还原真相”,但未提供实质性证据。8月19日晚,霍某的短视频账号因“违反社区规定”被平台限制关注功能,其店铺在团购平台的评分已降至3.0分,累计收到2.1万条差评。

行政部门同步推进调查。郑州市中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已接到多起针对该面馆的投诉举报,正依法开展调查;三官庙街道办称“多次组织调解,后续将公布处理结果”。有网友发现涉事面馆周边多家店铺关门,中原区政府办回应“相关领导正在处理,将发布公告”。

终局落幕:永久闭店与余波未了

9月以来,事件逐渐进入收尾阶段。9月5日,有网友拍摄视频显示,涉事面馆的招牌已被拆除,多个外卖平台均标记其“歇业关闭”。9月6日,新华日报报道称,市监局表示“调查清楚前暂不允许复业”,马女士则确认“起诉准备正常进行,坚持要求赔偿道歉”。

9月23日,霍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最终声明视频,这也是他账号被限制后的首次公开发声。视频中,他向当事人、有关部门及网友致歉,称“为自己的言行犯错买单,挨打要立正”,并宣布“永久闭店”——这家投入他5年心血、堪称“全部身家”的面馆,成为此次事件的最终代价。他还表示“会亲自向马女士赔礼补偿,若对方坚持起诉,会勇敢面对法律后果”,同时回应“卖惨”质疑称“我本来就很惨”。

对于霍某的最终道歉,马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无人联系,身体不舒服,不想回应此事”,未明确是否接受道歉或撤回起诉。截至9月25日,中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尚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霍某与马女士的法律纠纷仍处于待处理状态。

这场由“一碗面”引发的风波,最终以“一家店倒闭”收场。从消费纠纷到网络暴力,从隐私侵权到法律追责,事件中的每一个转折都折射出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商家的营销承诺需清晰边界,消费者的维权应理性合法,而网络空间更不是法外之地。正如网友所言:“若当初双方各退一步,若店家未隐瞒真相、泄露隐私,何至于此。”这起事件也为所有经营者与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面馆老板为了博取流量骗取网友的正义感,最终还是错估了人们善良的本质,从而遭到反噬,求仁得仁。

来源:流浪的西施菜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