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家德国媒体对各州遣返情况进行分析显示,全国遣返工作存在显著差距:尽管德国边境拒绝入境人数上升、庇护申请人数下降,但遣返执行率仍偏低。同时,部分被遣返人员非法重新入境并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给德国社会安全及政策有效性带来严峻挑战。
近日,一家德国媒体对各州遣返情况进行分析显示,全国遣返工作存在显著差距:尽管德国边境拒绝入境人数上升、庇护申请人数下降,但遣返执行率仍偏低。同时,部分被遣返人员非法重新入境并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给德国社会安全及政策有效性带来严峻挑战。
遣返数据虽高,但难满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20,084名被拒绝庇护申请者被遣返回原籍国或“都柏林国家”(Dublin-Staaten,即首次提出庇护申请的国家),创下自2019年以来最高纪录。2025年上半年,全国遣返人数已达11807人,高于去年同期的9465人。截至目前,2025年遣返总数已超过14100人。然而,各州之间差异显著:部分州遣返人数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而另一些州则呈下降趋势。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遣返工作在数量上取得进展,但面对约13万名应离境外国人,德国遣返系统仍存在巨大缺口。据估算,每三次计划中的遣返中,仅有一次得以实际执行。造成这种局面,既有法律程序复杂、庇护申请者上诉频繁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和执行机构资源不足、遣返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各州遣返情况概览
·柏林(Berlin):截至8月底,遣返人数升至1084人,去年同期为717人。
·巴符州(Baden-Württemberg):截至8月底遣返2503人,接近去年全年2873人的水平。
·巴伐利亚州(Bayern):截至7月底遣返2146人,去年全年为3010人。
·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趋势下降,截至8月底仅遣返101人,去年同期为156人。
北部和西部地区情况
·不来梅(Bremen):截至8月底已遣返83人,超过去年全年76人。
·汉堡(Hamburg):截至8月底遣返549人,接近去年全年675人。
·黑森州(Hessen):截至8月底遣返1324人,去年全年为1661人。州内政部长罗曼·波塞克(Roman Poseck)表示:“我们有信心,今年全国遣返总数将显著增加。”
·梅前州(Mecklenburg-Vorpommern):趋势下降,截至8月底遣返190人,去年同期为278人。
·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截至7月底遣返717人,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en):遣返人数最多,截至7月底达2861人,去年全年为4440人。
·莱法州(Rheinland-Pfalz):截至7月底遣返726人,去年同期为469人,2024年全年为884人。
·萨尔州(Saarland):截至8月底遣返198人,接近2024年全年202人,去年同期为131人。
·萨克森州(Sachsen):遣返人数基本稳定,截至8月底为611人,去年同期为608人。
北部沿海地区:遣返增长明显,但差异仍存
·石荷州(Schleswig-Holstein):截至8月底遣返551人,超过去年全年550人,去年同期为342人。
·萨安州(Sachsen-Anhalt):遣返略有下降,截至7月底为350人,去年同期为362人。
·图林根州(Thüringen):截至7月底遣返250人,去年同期为266人,遣返趋势呈回升迹象。
尽管部分地区遣返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从全国整体来看,德国在非法居留问题上的管理仍面临系统性困境。遣返程序涉及多重法律审核、跨国协调及安全保障措施,导致执行周期长、成功率低。更复杂的是,被遣返者常通过各种方式规避监管,包括伪造身份文件、借助中介非法入境或重新申请庇护,给执行机构增加额外负担。
遣返再回德国再犯罪
近期在德累斯顿发生的一起案件引发广泛关注。
一名23岁的伊拉克男子伊斯梅尔(Ismail A.,化名)正面临法院审判,指控他涉嫌多起性骚扰和威胁事件。
2025年3月5日,伊斯梅尔在德累斯顿市中心多处公共场所实施性骚扰,并试图抢夺一名10岁女孩的背包。在警方拘留期间,他甚至用库尔德语威胁翻译人员,言语极具攻击性。
据悉,伊斯梅尔出生于伊拉克莫索尔,曾以难民身份在瑞典申请庇护。令人震惊的是,他在被遣返至瑞典后仍非法重新入境德国,并在重新入境不久后涉嫌犯罪。
这一案件凸显了德国遣返体系在防止非法回流方面的漏洞,也反映出德国在处理跨境难民问题时面临的多重挑战——既要遵循国际法保护难民权益,又要保障国内社会安全。
德国,还能遣返非法难民?如果才能防止他们回流?
在德国,今后还能听到德语吗?
来源:德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