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道兼具科学深度与艺术美感的“科普艺术长廊”,悄然亮相太原地铁2号线长风街站。当川流不息的乘客穿梭于站厅之间,这些定格科技瞬间的影像作品,为喧嚣的城市地下空间注入了科学与美学的独特温度。
一道兼具科学深度与艺术美感的“科普艺术长廊”,悄然亮相太原地铁2号线长风街站。当川流不息的乘客穿梭于站厅之间,这些定格科技瞬间的影像作品,为喧嚣的城市地下空间注入了科学与美学的独特温度。
正值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9月25日至30日,“2025年科普摄影优秀作品展”在此拉开帷幕,以创新形式让科普融入市民日常。
本次展览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科技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创新采用视频展播与实体影像相结合的呈现方式。
作为太原地铁2号线的“客流核心站”,长风街站曾创下单日超2.6万人次的客流纪录,此次展览精准嵌入这一高频通勤动线,将科学与艺术交融的视觉盛宴直接送到市民眼前,真正打通了科普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科学精神随城市脉搏跃动,在乘客驻足凝视的瞬间悄然播撒探索的种子。
展出作品均源自2025年科普摄影资源优秀作品征集活动的精选成果。该活动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牵头组织,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28个省(区、市)的创作者参与,征集到3409件投稿作品。这些作品紧扣“聚焦新质生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探秘科技自然美、助力科技志愿行、智筑安全防护网”五大主题,其中既有展现智能车间机械臂作业的工业影像,也有捕捉科研人员实验室攻坚的生动瞬间,更有呈现自然与科技共生的细腻画面。经由全国摄影家协会专家、文艺界人士与科技工作者组成的评审团多轮严苛遴选,198件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科普性的佳作脱颖而出,此次长风街站展出的正是从中精挑细选的代表性作品。
将优质科普展览引入地铁这一公共空间,是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推动科普服务均等化、常态化的重要实践。太原轨道交通凭借客流量大、覆盖人群广的优势,成为科普传播的天然优质平台,这种“轨道+科普”的创新模式,既有效扩大了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更丰富了城市文化空间的内涵,让“科普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在日常通勤中落地生根。
在此之前,2025年科普摄影优秀作品展已先后登陆山西省科技馆、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平台,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呈现收获广泛好评。此次进驻客流量密集的太原地铁2号线站点,是对科普资源下沉与传播模式创新的进一步拓展让科学知识突破场所限制。未来,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计划将展览推广至更多地铁线路、城市公共空间及线上平台,持续放大优秀科普作品的传播效能,让科普之光照亮更多角落,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稳步提升。编辑:高 智
复审:刘戍梅
终审:王国伟

来源:山西画报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