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方法种大蒜出芽快苗旺,大蒜头棵棵结的大高产,红皮蒜好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06:50 1

摘要:晨露还沾在窗台的薄荷叶上时,我蹲在阳台的泡沫箱前,终于把攒了半个月的红皮蒜都埋进了土里。去年种蒜只随便剥了瓣埋进去,结果苗又细又弱,收的时候蒜头小得像指甲盖,今年特意查了老农的法子,每一步都不敢怠慢,倒要看看是不是真能让红皮蒜既出芽快,又能结出饱满的大瓣来。

晨露还沾在窗台的薄荷叶上时,我蹲在阳台的泡沫箱前,终于把攒了半个月的红皮蒜都埋进了土里。去年种蒜只随便剥了瓣埋进去,结果苗又细又弱,收的时候蒜头小得像指甲盖,今年特意查了老农的法子,每一步都不敢怠慢,倒要看看是不是真能让红皮蒜既出芽快,又能结出饱满的大瓣来。

挑蒜的时候就费了番功夫。市场上的红皮蒜分两种,一种是光滑的新蒜,一种是表皮皱巴巴的陈蒜,老农说陈蒜休眠期短,出芽更快,我便专挑那些瓣瓣紧实、没有虫眼的陈蒜头,一共选了二十颗,个个都像小拳头似的,剥开外皮,蒜肉透着淡淡的粉白,凑近闻,那股子辛辣中带着清甜的香味,比白皮蒜浓多了——红皮蒜好吃,多半就胜在这股子独特的蒜香里。

接下来是“催芽”的关键步骤。我找了个浅瓷盘,铺了两层厨房纸,用温水把纸浸湿,然后把剥好的蒜瓣挨个摆上去,蒜尖朝上,像给它们排了个整齐的队。老农说不能用冷水,冷水会让蒜瓣“犯懒”,温水能唤醒它们的芽点;也不能泡在水里,不然会烂瓣,湿纸巾刚好能保持湿度,又不会淹着它们。摆好后,我找了个透明塑料袋把盘子罩住,留了个小缝透气,然后放在阳台光照最足的地方——这里上午能晒到三小时太阳,温度刚好在20℃左右,正是蒜芽喜欢的“温床”。

接下来的三天,我每天早上都要去看两回。第一天傍晚,就发现有几个蒜瓣的顶端冒出了针尖大的绿芽,细细的,像刚睡醒伸出来的小舌头;第二天早上再看,绿芽已经长到半厘米长了,有些蒜瓣的底部还冒出了细细的白根,像老爷爷的白胡须,扎在湿纸巾上;到了第三天,几乎所有蒜瓣都出芽了,最长的芽已经有一厘米多,绿得发亮,白根也变得更密,这时候再种,比直接埋生蒜瓣至少能提前一周出芽,难怪老农说“催芽是出芽快的秘诀”。

种蒜的土我也提前备好了。用的是园土加腐叶土,还掺了些腐熟的羊粪肥,比例是3:2:1。腐叶土能保水,羊粪肥肥力足,又不会烧根,最适合大蒜这种喜肥又怕涝的作物。我把泡沫箱底部钻了几个小孔,防止积水烂根,然后先铺一层五厘米厚的土,撒了把过磷酸钙,再铺一层土,接着把催好芽的蒜瓣挨个埋进去,芽尖朝上,埋土的深度刚好没过蒜瓣的三分之二——埋太浅容易倒伏,埋太深芽难破土,这个深度是老农反复强调的“黄金深度”。二十个蒜瓣种下去,整整齐齐的,像一片小小的“蒜田”,我浇了遍透水,水顺着小孔慢慢渗出来,土的香味混着蒜的香味,让人心里踏实。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每天观察它们的生长。种下去第五天,蒜芽就破土而出了,嫩绿色的芽尖顶着点泥土,像一个个调皮的小脑袋从土里钻出来;第十天,蒜苗长到了十厘米高,叶子变得宽了些,颜色也从嫩绿变成了深绿,摸起来厚厚的,很有韧性;半个月后,我给它们浇了次稀释的腐熟豆饼水,这是“提苗肥”,能让苗长得更旺——果然,浇完肥一周,蒜苗就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又长高了五厘米,叶子挺拔,齐刷刷的,一点也没有去年那种细弱发黄的样子。

到了11月,蒜苗已经长到三十厘米高了,这时候要给它们“培土”。老农说,大蒜的蒜头是在土里膨大的,培土能让蒜头有更多的生长空间,还能防止蒜头暴露在空气中变绿,影响口感。我找了把小铲子,小心地把旁边的土往蒜苗根部堆,每株蒜苗周围都堆起了一个小土堆,只露出顶部的几片叶子。培土的时候,我轻轻扒开一点土,能看到蒜瓣已经开始膨大了,比刚种的时候大了一圈,心里不由得窃喜——看来今年的蒜头,说不定真能结得大。

冬天的时候,阳台温度低,我给泡沫箱盖了层塑料膜,白天掀开晒太阳,晚上盖好保温。蒜苗在冬天长得慢,但一直保持着深绿色,没有冻伤。开春后,温度回升,蒜苗长得更快了,还抽出了蒜薹——我没舍得太早拔蒜薹,等蒜薹长到二十厘米长,顶部的花苞刚要裂开时才拔,这时候的蒜薹最嫩,炒鸡蛋吃,带着红皮蒜特有的鲜香,比菜市场买的好吃多了。拔完蒜薹,我又给它们浇了次钾肥,这是“膨果肥”,能让蒜头长得更饱满。

终于到了5月下旬,收获的日子到了。蒜苗的叶子开始发黄,慢慢枯萎,这是蒜头成熟的信号。我握着蒜苗的根部,轻轻一拔,整株大蒜就带土出来了——第一眼就愣住了:蒜头比我想象的大多了,每个蒜头都有拳头大小,外皮是深红色的,紧紧包裹着蒜瓣,剥开一个,里面有七八瓣蒜,个个饱满厚实,蒜肉是粉白色的,咬一口,辛辣味十足,却又带着回甜,正是红皮蒜最地道的口感。二十颗蒜瓣,颗颗都结出了大蒜头,没有一颗小的,产量比去年翻了好几倍。

晚上做饭,我用新收的红皮蒜炒了盘土豆丝,蒜香满屋都是,吃起来比平时买的蒜香多了,也更脆嫩。看着盘子里的土豆丝,再想想从催芽、播种到培土、施肥的点点滴滴,忽然觉得,种蒜和做事一样,找对方法,用心照料,总能有好收获。明年,我还要用这个法子种红皮蒜,不仅能吃到好吃的大蒜,还能享受从一颗蒜瓣到满箱丰收的快乐。

来源:念旧的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