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全面提升公众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近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系统策划并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依托金融顾问工作室“1+N”机制优势,该行通过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等多维
文/文哲 图片由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提供
为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全面提升公众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近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系统策划并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依托金融顾问工作室“1+N”机制优势,该行通过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等多维场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切实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加强金融教育的广度、深度与温度。
走进乡村:打通金融教育“最后一公里”
9月16日,一场生动实用的金融知识“坝坝课”在乐山市沐川县富新镇太和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及辖属乐山分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乐山监管分局及四川省银行业协会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四川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共同举办,融合宣讲、互动与体验,真正把金融知识送到村民身边。
活动邀请了当地民警为村民们普及反诈知识,并就金融网络诈骗典型案例、非法集资、“征信修复”骗局等高风险陷阱开展“以案说险”警示教育,增强村民识别和抵制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提高村民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该行工作人员通过对信用制度、征信知识的宣传普及,号召广大群众诚实守信、关爱信用记录。活动还设置“火眼金睛识骗局”“金融知识套圈圈”“征信知识大富翁”等互动游戏环节,让村民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巩固防非反诈知识,筑牢财产安全防线。这种“宣讲+互动”相结合的模式获得村民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凉山分行也积极行动,该行驻村第一书记在布拖县基只乡老古村借助“金融大喇叭”开展广播宣传,将金融知识通过接地气的方式传递至田间地头,进一步扩大乡村金融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聚焦多元场景:推动金融知识“精准触达”
在深入乡村的基础上,浙商银行成都分行依托“财富管理N课”教育成果,持续拓展宣传半径,积极走进校园、社区、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提升金融知识宣传的针对性和渗透力。
在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浙商银行锦江支行搭设咨询台向来往学生开展宣传,同时在学校大教室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课。此外,该行天府新区支行也深入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通过“财富管理N课”的形式,向学生们普及反假币知识。
该行武侯支行走进洗面桥社区开设金融知识小课堂,青羊支行联合蔡桥派出所组织“警银面对面”反诈对话,增强居民对常见诈骗手法的识别与应对能力。
此外,该行新都支行、乐山分行等也积极参与当地区域性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布置展板横幅等方式,为市民提供面对面的金融知识普及。
融合线上直播:实现“线下+云端”全域覆盖
除了线下多维推进,浙商银行成都分行还积极创新线上宣传方式。9月17日,该行推出金融教育宣传周主题直播——《生活中的金融权益“名场面”:如何见招拆招?》,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聚焦电信诈骗、洗钱陷阱、非法代理贷款等热点问题,开展金融知识线上直播。
直播通过真实案例还原、风险特征解析和实用技巧分享,帮助消费者掌握防范技能,树立理性金融观念。特邀嘉宾实时互动,现场回应消费者关切留言,把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可学可用的内容。整场直播收获近5万次好评,显著扩展了金融教育宣传覆盖与影响范围。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守“善本金融”理念,发挥自身渠道与资源优势,持续创作和推广公益性、易用性、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内容,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差异化、特色鲜明的金融知识宣传,助力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稳步提升,为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持续贡献力量。
来源:川观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