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季是农村地区交通出行的活跃期,也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时段。9月22日下午,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交管大队聚焦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薄弱环节,结合农村秋季交通安全出行特点,组织宣传警力到农村地区,在老年人集中纳凉的公共场所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进农村”宣传活动,以
秋季是农村地区交通出行的活跃期,也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时段。9月22日下午,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交管大队聚焦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薄弱环节,结合农村秋季交通安全出行特点,组织宣传警力到农村地区,在老年人集中纳凉的公共场所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进农村”宣传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为村民们送上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切实提升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现场,乐清交管大队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农村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认知特点,创新宣传形式,让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一辆配备显示屏的视频宣传车停在村居纳凉点旁。屏幕上循环播放的警示教育视频,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一幕幕真实的事故画面、直观的风险对比,拆解农村出行中的常见隐患: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导致的头部受伤、随意横穿马路与机动车擦肩而过的惊险、行人误入大货车盲区引发的悲剧……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让在场村民深受触动,纷纷驻足观看。
“大爷大妈,平时骑行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不闯红灯不逆行,骑车要放慢速度,遇到路口多观察。”在视频播放间隙,交管工作人员手持印有秋季交通安全要点的宣传资料,主动走到村民身边,用通俗易懂的方言交流互动。他们一边发放宣传折页、手册,一边结合农村地区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耐心细致地讲解骑乘电动车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详细解读大货车盲区的范围和规避方法,反复提醒村民们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随意横穿马路,自觉抵制各类交通陋习。
此次“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进农村”活动,把安全课堂设在村民常聚集的纳凉点,用“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贴近农村群众生活实际,弥补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短板。参与活动的村民纷纷表示,通过观看警示视频和听取工作人员讲解,深刻认识到了日常交通行为中潜在的危险,今后一定会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会向家人和邻里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余甘棠)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