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畏辛劳,汗水浸湿衣裳,逐一清理卫生死角……连日来,那大镇各街头巷尾、村居院落里,党员干部与群众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一场以防控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简称“两热”)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正在全镇范围内如火如荼推进,凝聚起全民防蚊灭蚊的强大合力。
不畏辛劳,汗水浸湿衣裳,逐一清理卫生死角……连日来,那大镇各街头巷尾、村居院落里,党员干部与群众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一场以防控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简称“两热”)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正在全镇范围内如火如荼推进,凝聚起全民防蚊灭蚊的强大合力。
9月19日,那大镇文化北路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先锋社区与包点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仔细排查每一处角落,尽管额间汗珠不断滚落,他们仍毫不停歇,迅速地倒掉积水、清理废弃容器。周边群众也纷纷主动加入到这一行动中来。住在附近的王先生一边打扫着门前的卫生,一边笑着说道:“把卫生搞好了,环境干净整洁了,看起来心情也舒畅。”
在那大镇军屯村委会,党员干部和群众携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他们倒掉积水,将废弃容器清理归置妥当。家住附近的张女士正拎着门口的花盆一边换水一边擦拭底座,她笑着说:“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我们都会积极给水培植物换水,减少病媒生物孳生。”
面对“两热”防控任务,那大镇各村(居)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街头巷尾等重点区域。他们手持工具,细致清理房前屋后、绿化带内的积水容器、废弃杂物与卫生死角,从源头铲除蚊虫孳生温床。此外,社区还组织专业消杀公司,针对垃圾桶、下水道、绿化带等蚊虫孳生高频区域开展集中消杀,多维度遏制蚊虫繁殖。
在开展物理清障的同时,防控宣传工作也同步走深走实。“勤清积水防蚊咬,‘两热’预防要记牢……”乡村大喇叭响彻村头巷尾。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广播等平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防蚊知识;线下,宣传小分队走街串巷发放图文折页、张贴醒目海报,志愿者更是挨家挨户敲门,面对面给居民讲解翻盆倒罐清积水的要点、基孔肯雅热症状及就医注意事项,确保防控知识覆盖千家万户。
市卫健部门提醒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通常患者在被蚊虫叮咬后3至7天出现症状,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蚊虫叮咬。市民需要持续做好居家环境清洁,清除各类积水容器,安装纱窗纱门。
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驱蚊防护。一旦出现发热、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需第一时间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居史。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覃凯 文/图
来源:这里是儋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