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奇瑞上市基石阵容:地平线(9660.HK)成唯一智驾领域产业资本,重构投资新范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6:49 1

摘要:在其披露的基石投资者名单里,除了有高瓴等头部投资机构,还有颇具市场地位的产业资本,地平线作为其中唯一的智驾科技企业,身影格外耀眼。若以全球发售最终定价30.75港元计算,地平线旗下Horizon Together认购4000万美元。

9月25日,中国汽车产业版图镌刻下一个重要的坐标——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在其披露的基石投资者名单里,除了有高瓴等头部投资机构,还有颇具市场地位的产业资本,地平线作为其中唯一的智驾科技企业,身影格外耀眼。若以全球发售最终定价30.75港元计算,地平线旗下Horizon Together认购4000万美元。

笔者认为,地平线与高瓴等头部共同跻身基石投资者之列,不仅是看好奇瑞汽车本身的成长性,更是"智能化重构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一次生动注脚,长期为双方提供了更多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也为地平线的投资逻辑带来新的参考。

战略协同,资本与技术的双重共振

地平线作为产业资本深度参与,除了获得财务回报之外,也有着地平线对汽车智能化浪潮的精准判断。

奇瑞作为自主品牌"技术派",旗下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产品矩阵覆盖多个细分市场,并且产品加速放量。奇瑞2024年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同时,奇瑞今年加速推进智能化战略,以及智驾方案全面上车。

站在产业链的角度理解,奇瑞背后有着越来越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按照官方说法,奇瑞的智能化方案实现了从"自主研发、全栈自研"走向"开放式创新、联合生态和共同发展"。

而地平线在智驾领域构建起坚实的壁垒,通过技术、产品及服务赋能下游车企,支持其智能化布局,已成为头部车企的深度合作伙伴,实现共同成长。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地平线以32.4%份额蝉联第一,在中国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更是以45.8%份额遥遥领先同行。进一步来看,地平线的征程家族芯片累计出货突破1000万套,是国产智驾芯片领域唯一跨越千万级量产门槛的玩家。

地平线做到"量产即护城河",既验证了技术的商业化可行性,也为高阶技术落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积累与客户信任,成为吸引头部车企深度合作的核心筹码。

其中,地平线与奇瑞自2021年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征程系列展开深度联合,2022年开启辅助驾驶领域的合作,次年正式落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星纪元ES。这让双方在资本联动前已形成了合作默契,为地平线后续新的产品快速落地上车奠定了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奇瑞最新车型星途ET5首发搭载地平线征程6P芯片以及地平线HSD辅助驾驶系统。征程6P芯片作为基座,单芯算力高达560TOPS,落地的地平线HSD支持星途ET5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城区辅助驾驶体验。

可以预见,基于智驾技术加持,单车价值量将得到进一步跃升,随着量产车型加速市场渗透,也为双方盈利能力提升注入了强劲动能。

根据奇瑞招股书披露,本次上市募集资金35%将用于新车型开发,25%将投入下一代技术与先进研发体系。可见上述投入方向都与地平线长期聚焦的智驾核心能力高度契合,双方在智驾产业发展上符合战略同频与价值共振。未来地平线与奇瑞或许还有更多的"双向奔赴",这为未来新的合作落地描绘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本:智驾科技企业通过深度合作强化技术输出,车企通过上下游合作加速智能化转型,最终实现产业链价值全面提升。

护城河深筑,长期增长逻辑持续验证

在智驾行业"马太效应"加强的背景下,地平线通过资本联动、产业协同拓宽边界,不断强化行业话语权。成为奇瑞的基石投资者,本质是这一发展路径的具象化体现。

通过双方协同发展的具体细节可以发现,地平线打造了"芯片+算法+生态"三维护城河,也是其投资价值的逻辑所在。

反映到数据层面,地平线今年上半年财报勾勒出强劲的增长曲线: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支持高速NOA和城区NOA的征程6芯片,出货量占比近50%,却贡献了超80%相关业务收入。随着出货量的攀升,平均单车价值量同比提升了70%。

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验证了地平线强大的护城河,也体现了前沿技术到兑现商业价值的高效转化。

长期来看,车企出于自研难以平衡投入产出比、迫切提升整车销量等多重考虑,趋向于选择头部供应商合作。

而地平线以领先的芯片、算法等为基础,坚持"软硬结合"的技术路径,搭建智驾产业的基础设施,与车企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生态。地平线也完成了从一个芯片厂商到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华丽转身,将有效切割更大份额的行业"蛋糕",这也是地平线在资本市场上鲜明的价值标签。

从市场角度展望发展前景,智驾赛道依然处在加速渗透的"黄金时代"。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车企的辅助驾驶渗透率升至59%;搭载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占所有智能汽车销量的比例,攀升至32%。这意味着,在中国每售出10辆乘用车,超过6辆配备辅助驾驶功能,其中超过2辆具备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地平线凭借系统级的软硬协同优化,实现更低的综合成本、更快的开发周期和更高质量的量产交付,其商业化能力已具备领先基础,有望捕捉广泛的市场机遇。

一方面,地平线与超40家车企及品牌达成合作,400款量产定点车型,通过征程6家族全阶产品矩阵,在不同细分市场中渗透到更多车型,客户规模持续扩容。可以预见在量产规模上,未来3-5年,地平线的HSD软件系统有望达成千万量产。

这将推动智驾技术真正"走进市场、走向大众",实现产业意义上的智驾普惠。地平线和奇瑞的深度合作正是产业层面意义的具体呈现,当智驾科技企业和车企们在产业发展上形成共识,共同繁荣生长,资本市场对中国智驾产业乃至整个汽车产业的估值势必将迎来重估。

另一方面,地平线坚持"渐进式"路线,将L2和L2+场景中的经验积累迁移至L4级场景,并且在规模成本优势下,加速Robotaxi应用的商业化落地。

近期,地平线就与哈啰达成战略合作,为哈啰Robotaxi车队提供前装软硬件系统,共同推进L4级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据了解,哈啰计划在2026年实现相关前装车型量产,覆盖超10个城市、国际首城规模落地、达到万辆规模,2027年部署超5万辆正向定义面向全球的Robotaxi车型。

行业认为,未来2-3年将是中国Robotaxi进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高盛预测,2025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为5400万美元,到2035年这一规模将增长757倍,接近470亿美元。Robotaxi的商业化成型越来越近,奇点时刻正在到来,地平线作为核心软硬件供应商将随之打开增长天花板。

从上述布局可以看到,地平线表现出长期战略定力,不仅聚焦当下乘用车智驾市场,更抢先布局未来出行,通过构建多场景、全领域的客户生态,持续巩固在智驾领域的领军地位,为长期增长构建起坚实的护城河。

总结:

奇瑞汽车吸引了地平线等产业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不仅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还是中国汽车产业这个战略棋局里的一次重要联动。当智驾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场,手握核心技术的地平线,将智驾技术锋芒与奇瑞的整车制造底蕴相融合,展现协同效应。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地平线以精准的战略眼光、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开放的产业生态,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变革带来想象空间。地平线的成长轨迹或许也会和中国车企们一样,为投资者描绘穿越产业周期的价值坦途。

来源:格隆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