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懂啊!周末睡到大中午,起来直接把brunch当漂亮早餐,还美滋滋觉得“省了一顿饭”?
谁懂啊!周末睡到大中午,起来直接把brunch当漂亮早餐,还美滋滋觉得“省了一顿饭”?
但最近刷到一项跟踪20年的研究,直接给我整清醒了——晚吃一口早餐,居然和抑郁、口腔健康问题,甚至寿命都有关系?
先给大家划重点:这可不是小题大做,是麻省总医院的团队对近3000个42~94岁的英国人进行了20年的随访得出的结论,得到营养学领域专家的认可,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先上扎心结论:晚吃早餐,到底踩了哪些雷?
研究里说的“晚吃”,不是你以为的“8点吃变9点”,而是“早上不起床,中午才垫第一口”——而这样做的人,几乎都中了这些招……
情绪和身体先“拉警报”
抑郁、疲劳、口腔发炎…这些毛病居然和早餐时间绑在一起?
营养师解释,很多老人或打工人晚吃早餐,其实是“身体在求救”:要么没力气起床准备早餐,要么没心情吃,也可能因为牙不好嚼不动。
结果越晚吃,营养越跟不上,陷入“越懒越差”的循环,这不就是现实版“恶性循环”吗!
更吓人的是:
晚吃早餐还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虽然研究说“影响很轻微”,但想想就后怕——吃早餐的时间,居然藏着“变老信号”?
研究负责人直接点破:“不是你想晚吃,是身体机能下降了才晚吃”,比如代谢变慢、生物钟乱了,而这些恰恰是“健康在走下坡路”的信号。
说真的,平时总觉得“晚点吃早餐没事”,现在看,这哪是吃早餐,简直是在给身体“打卡签到”啊!
为什么“吃早餐的时间”
这么重要?
其实这背后是个叫“时间营养学”的东西,比如早上7~9点是身体代谢“醒盹”的时间,这时候吃早餐,就像给身体“上发条”。
但你非要拖到中午,生物钟直接懵了——“现在是早上还是中午?”
结果就是:代谢乱了、营养缺口补不上,连吃药效果都可能打折扣(比如降糖药、降压药),时间长了,可不就容易出问题嘛!
划重点:早餐到底几点吃?怎么吃?
别慌!营养师已经给了“懒人攻略”,不管是打工人还是家里有老人,照着做就行。
✅时间:醒来1~2小时内吃!
不用精确到分钟,比如7点醒,就8~9点吃;老人起得早,6点醒就7~8点吃。
实在赶时间,哪怕啃个煮鸡蛋+喝杯奶,也比直接跳过强!
✅必加:25~30克蛋白质(超简单!)
别再只喝白粥了!给早餐加点“硬货”。
希腊酸奶+一把坚果+浆果
2个鸡蛋+1小把豆子
加了蛋白粉的燕麦片
蛋白质够了,不仅抗饿,还能帮老人保住肌肉、打工人稳住情绪,一举两得!
✅特殊情况?这样解决!
牙不好嚼不动?把苹果煮成泥、把肉炖至软烂,或者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比如早上先吃一杯蛋羹,10点再吃块小面包)。
没胃口?加点香草、柠檬汁提味,别让早餐只剩“白煮”的寡淡口味。
独居老人懒得做?可以提前备好即食燕麦、煮好的茶叶蛋,让吃早餐变得“不费劲”。
其实这项研究最戳人的不是“晚吃早餐有害”,而是它提醒我们:很多时候,身体的小习惯里,都藏着健康的密码。
你平时几点吃早餐?是“早起精致党”还是“brunch摆烂党”?评论区聊聊,看看谁的早餐时间最“养生”~
【参考文献】
1.Reutrakul S, Knutson K L. Consequences of circadian disruption on cardiometabolic health[J]. Sleep medicine clinics, 2015, 10(4): 455.
2.Dashti H S, Liu C, Deng H, et al. Meal timing trajectories in older adult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health outcomes, genetic profiles, and mortality[J]. Communications Medicine, 2025.
说明:文字原创,图片由AI生成。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