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但从他们平日里的发言来看,都很巧妙的回避了真正的雷区——只谈能谈的问题,不谈不能谈的问题。
张雪峰、户晨风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被禁言了。
这和最近的“专项整风”不无关系。
当然,这两位应该也是很早就被拉了清单。
其实但从他们平日里的发言来看,都很巧妙的回避了真正的雷区——只谈能谈的问题,不谈不能谈的问题。
比如像预制校园餐这种事,张老师为学生好了那么多年,仗义执言了多年,但遇到送命题,那是碰都不会碰的。
为什么呢?
没好处。
张老师谈的是什么?是什么专业有前途,什么专业没前途,比如新闻学无用论,土木无脑冲论(限定在2022年之前)、计算机工科无脑冲论(2023年接替土木论)
本质上,是在区分、筛选自己的用户,什么样的用户呢?
套用户晨风的理论,叫“安卓人”。
户晨风在互联网上最经典的理论就是“苹果安卓论”,他把人分为两种,苹果人,安卓人,“苹果思维”,“安卓思维”。
苹果人:高大上,喝咖啡,独立思考,有钱。
安卓人:低级low,吃大蒜,盲目无脑,D丝。
苹果思维:爱苹果,爱美国,爱山姆,爱麦当劳等一切洋玩意。
安卓思维:用安卓,用国产,信中医,小粉红。
从理论水平看,还处于互联网早期的“意林时代”,或者叫“古墓派阶段”。
这个阶段的人呢,因为最早用上了苹果,最早喝上了咖啡,最早看上了《意林》,内心总有一种洋洋自得的“遗世独立”感。
他用苹果,看到别人买苹果,说苹果话,就觉得这家伙是“独立思考”,“有水平”的人。
反之,看别人用安卓,说安卓话,就觉得这是“无脑盲从”,low的表现。
就像电影《包氏父子》里的小包,因为和富二代一同用上了“斯丹康”,就觉得自己是穿皮鞋的,高人一等了,在同学聚会中总想显摆自己的成功。
本质上,还是一种自我标榜的小资心态。
用苹果,逛山姆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见识就高人一等了呢?(虽然本人
还是套用《包氏父子》里小包的名言:
不相干。(利益相关:本人也用苹果,也逛山姆)
随便举个反例:吴京,从他的言论角度看,在户晨风那就是典型的“安卓思维”。
但问题是,吴京也用苹果,也逛山姆,是苹果人。
而且户晨风在富裕之前,也是用的安卓手机,安卓系统,总不能换了个手机,就把脑子也换了吧?
实际上,“户晨风理论”就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理论,和张雪峰一样,都是为了筛选自己用户——“安卓用户”。
这里的“安卓用户”指的是哪些人呢?
第一种,是喜欢一刀切的人,觉得喝咖啡就高档,吃大蒜就是low的人。
第二种,是翻过几篇哈耶克(可以替换成胡锡进),抄过几句西塞罗(可以替换成司马南),言必谈自由民主(可以替换成宏大叙事)的人。
他们只信自己所信的,并把所有意见相左的人视为“low炮”。
就像张雪峰的粉丝,和户晨风的粉丝,大多是互相看不上。
为什么看不上?一个极左,一个极右,当然水火不容。
但本质上,都是一类人——极端人。
都是一种思维:非此即彼的“安卓思维”。
但从双方的生意角度来看,越是这种思维的人,越容易认同自己,打赏自己,是品种最好的韭菜。
故,两人在各自领域也是不断输出非此即彼的暴论。
翻看人类历史,只有暴论才能收获忠实的信徒:德国的希特勒,美国的特朗普皆是如此。
他们的理论和口号十分危险,却非常极端,非常易于传播。
而在另一头,收割“安卓思维”的张雪峰、户晨风就和特朗普、希特勒一样,成为了“苹果人”。
张雪峰,动不动就能捐个几千万。
户晨风,已经可以月入很多万,顿顿山姆、麦当劳。
最近还开通了视频祝福业务,只要充值299到5000,就能收获他的“苹果祝福”,哪怕是安卓用户,也能迅速变成“苹国籍”。
所以,安卓、苹果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不重要。
容易被洗脑,容易被收割才重要。
而他们被封的真实原因,并不是所谓的“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又或者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而是一个更深层的原因:
无论你是红的还是黑的,当你在互联网上拥有了极强的煽动能力,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险。
早些年的咪蒙,今年年初的司马南,皆是如此。
京州的无线网,不允许有那么牛逼的人物。
来源:木蹊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