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众望给普通人的3堂课,把烂牌打成王炸的狠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2:29 1

摘要:他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告诉每一个正在爬坡的人,活成自己的光比任何标签都重要。

他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告诉每一个正在爬坡的人,活成自己的光比任何标签都重要。

最近,“寒门学子”庞众望又全网刷屏!

8月中旬刚荣获“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8月底又以清华博士生身份出镜母校招生宣传片,还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给清华新生做报告演讲——5分钟,全程脱稿,不消费过去,只放眼当下。

演讲视频全网播放数亿次,许多新生和网友纷纷点赞和评论:

“演讲太励志了!”“在清华,终于看到了儿时的榜样。”

26岁的庞众望,一直被冠以“寒门学子”的称呼。

其实,他的家庭背景和生活条件远非“普通”可以形容,而是“起点低到尘埃里”,但是,他却用自己的经历为我们所有普通人上了一堂堂生动的“人生成长课”。

从河北吴桥的贫困家庭到中国最高学府的演讲台,庞众望如何一步步爬出生活的泥沼?

总结出他逆袭的“3堂人生课”,希望每一个正在爬坡的普通人能从中得到启示,活出自己的光!

庞众望一出生就体会到什么叫“家徒四壁”。

父亲患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母亲下肢瘫痪不能参与正常劳动,看着妈妈拄着拐杖做饭,小时候的他就想:“要是能考上大学,就能让她过上好日子。”

平凡如他,弱小如他,读书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能撑起家的希望”。

四五岁起,他就肩负起照顾父母、料理家务的重担。无论条件如何艰苦,他自己、他的母亲也没有想过“辍学”这个词。

村里的乡亲们经常看见,他一边为灶膛里添柴,一边迎着烟火写作业,熏黑的脸蛋上闪着求知的光。

要照料家庭,还要为生计奔波,可庞众望从没落下过课程,而是利用休息空档,争分夺秒温书、做题,只为拿到满意的成绩单和奖状,给母亲一份特殊的礼物。

“生存的动力”,硬生生被他转化成了“读书的动力”。

终于,在2017年,所有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庞众望以裸分684分(总分744分)的优异成绩,荣膺河北省沧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得到校长亲自接待。

本科毕业后,他又成功申博,凭借科研成果拿下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知识真的改变了命运。他与母亲一直以来的信念得到了验证。

这孩子是我最大的希望,我自己一辈子没读过书,可羡慕读书的了,就想让他能读,尽量读好书。——庞众望母亲 庞志芹

命运发给普通人的好牌十分有限,家世、财富、美貌是可遇不可求的恩赐,而“知识改变命运”却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中最颠扑不破的真理。

庞众望的故事,是教育意义的具象化。

读书,可以重绘原生家庭的未来,可以让自己不必再重复父辈们的艰辛,普通人怎能不拼!

想着今日的努力都将化作明日的幸福,眼前看似沉重的压力,也会变成学习路上最坚实的支撑。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这句话就是庞众望的人生写照。

7岁那年,他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5万元医疗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要强的母亲没有放弃他,而是请人推着轮椅,挨家挨户凑钱,最终把他从夭折边缘拯救回来。

“面对什么,就解决什么。”母亲流露出来的这种人生态度,也悄悄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初二那年,母亲因为严重贫血住院,年迈的外公、外婆和患病的父亲都无能为力,他扛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

放学去捡废品、打零工、捡菜叶、护理母亲,偿还了乡亲们的欠款,维持了一家的生计。

大学期间,他从2022年开始进行一款高精度测量仪器的研发。400多天里,他几乎每天都在失败中度过,每天一醒来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

挫败感也曾向他疯狂涌来。当他想起母亲的话——“往前看就有路”,他又重拾信心,着眼于解决眼前的一个个具体问题。

这种务实的态度,把困境都变成成长的养料,支撑着他走过艰难岁月。

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这是小家庭给予他的宝贵财富,是庞众望刻进骨子里的韧性底色。这种韧性,无论以后走多远,都不会褪色。

有人把他称作“抗争命运的勇士”,庞众望却自信地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我从小那样一个环境,他们会觉得我的既定轨迹或者曲线是什么样子,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我既定的轨迹和曲线本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并没有去抗争命运,而是很顺其自然地去做一些事情,遇到了困难就应该去解决困难。

拒绝刻板印象,不畏惧、不抱怨、不内耗,只管勇敢向前。

这是芸芸众生面对外界嘈杂和命运刁难最好的回击。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人博眼球,有人蹭关注,只为一朝出名,迅速变现。

毫无疑问,庞众望自带巨大的话题度与流量,可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他永远看上去那么从容、沉稳,话语间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心智。

在他如愿考上清华后,媒体蜂拥而至,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想为他提供经济资助,但是他和母亲都拒绝了。

他说:“若凭自身奋斗能改善生活,我更愿将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那些连未来都难以把握的群体,或许比我更值得这些帮助。”

能靠自己的事情,就不指望假手他人,这份坚强与骨气实属难得。

高考完的暑假,庞众望自己找了两份家教,赚取大学学费,还提前来到北京,一边熟悉校园环境,一边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从这时起,他就在想如何规划好自己大学生活。

清华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有位老师告诉他:“每位来到清华的学生都是一张白纸,未来的人生需要自己去装点和描绘。”

这让他清醒地认识到,“高考只是一个阶段性总结,更重要的是在更长远的未来。”他必须放下过去的荣誉,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开创新的起点。

有媒体找他做访谈节目并开出不菲的出场费,他毅然拒绝了。他明确表示,自己不是网红,时间应该花在实验室里,他坚信“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在给清华新生演讲中,他没有刻意煽情,也不愿消费苦难,而是正视“学长”的身份,从自己的求学与科研经历说开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学业领路人。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庞众望拥有令人艳羡的成绩,可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这份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心性。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拥有这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普通人也一定能成事!它能让我们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之中看清自己的航道,然后驶向更高更远的星辰大海。

庞众望的故事,是给所有追光者的最温暖激励。

命运发给庞众望的是一手“烂牌”,他用奋斗打成“王炸”。他让我们看到,“寒门”不是天花板,“出身”不是定数,“原生家庭的好”也不靠物质衡量。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困境,不同的应对态度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无论开局如何难,只要把它们当做锻造韧性的熔炉,步履不停,终能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最耀眼的成绩。

点亮【赞】,让我们如庞众望一样,“一直向上,一直向前”!

来源:弘书阁英语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