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六代机进度差曝光:中国歼-36已试飞,美军F-47还在造样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6:49 1

摘要: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在AFA航空、太空和网络会议上公开F-47六代机项目进展,明确波音公司已启动样机建造,首飞时间定在2028年。这一时间节点较此前美军表述更具体,此前美军仅提及“特朗普任期结束前首飞”,而特朗普现任任期将于2029年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在AFA航空、太空和网络会议上公开F-47六代机项目进展,明确波音公司已启动样机建造,首飞时间定在2028年。这一时间节点较此前美军表述更具体,此前美军仅提及“特朗普任期结束前首飞”,而特朗普现任任期将于2029年1月20日结束,2028年首飞意味着项目将提前约3个月完成关键节点,这一调整被外界视为美军加速装备迭代的信号。F-47项目隶属于美军“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该计划始于2014年,核心目标是研发超越现有五代机的空中作战平台,以维持美军空中优势。今年3月,特朗普正式宣布波音公司中标NGAD项目,并将新机定名F-47,同时公布部分渲染图。阿尔文在会议上透露,项目前期已完成数百小时的地面测试及1000人年的实验室工作,这里的“1000人年”指项目投入人力与时间的乘积,即100人团队工作10年或200人团队工作5年,体现项目研发的人力投入规模。中标仅数月便进入样机建造阶段,这一进度超出外界基于美军过往装备研发周期的预期。波音公司当日在官方社交媒体发布F-47动画视频,但内容仅为对既有渲染图的AI动态处理,未包含飞行姿态模拟、武器系统展示或作战场景演示等实质性内容,无法从中获取新机具体性能细节。

F-47性能参数与美军将领表态

阿尔文在讲话中阐述F-47的战略定位,称其将全面取代现役F-22战机,并与美军研发中的无人僚机形成协同作战体系。他在提及项目意义时使用“仅仅能打出刺拳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对手知道,我们可以把他们打倒在地”的表述,该表述被解读为美军对潜在对手释放的强硬信号。同时,阿尔文明确提到“对手不会停下歇息”,间接暗示F-47项目进度受外部竞争因素驱动,需加快推进以保持技术领先。美国空军部长特洛伊·梅因则针对战机信息保密问题作出回应,称目前公开的F-47渲染图并非真实设计样貌,还调侃“中国情报分析师研究图片难获有效信息”,这一表态体现美军对F-47核心技术参数的保密态度。截至目前,F-47公开的性能参数有限,已知数据包括最大速度超2马赫,作战半径约1850公里(折合1000海里),配备新一代隐身技术。美军计划采购至少185架F-47,单机造价预计超3亿美元,这一造价是美军现役F-35战机的3倍以上,F-35单机造价约8000万至1亿美元。美媒通过对美军公开文档的分析指出,F-47重点强化“频谱战”能力,频谱战涵盖雷达、红外、电子对抗等多领域,美军目标是让F-47在这些频段实现全向隐身,降低被敌方探测和锁定的概率,同时具备干扰敌方电子设备的能力。

全球六代机研发进度对比

F-47项目官宣后,全球六代机研发格局成为关注焦点。抖音平台相关视频内容显示,中国六代机歼-36已于2024年底完成首飞,2025年开展第三次高调试飞,目前进入工程验证机深度测试阶段。工程验证机阶段的测试内容包括动力系统稳定性、航电系统兼容性、气动布局优化等,这些测试结果将直接决定战机是否进入量产阶段。俄罗斯方面,仅在2023年莫斯科航展上公布六代机设计方案,方案包含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高超音速飞行等概念,但尚未有信息显示其进入原型机建造阶段,原型机是在工程验证机基础上制造的首架可飞行样机,是装备研发的关键节点。这种进度差异被军事观察机构视为美军加速F-47项目的重要原因,阿尔文此前在国会听证会上曾公开表示,中国空军已具备世界一流水准,装备发展速度对美军构成战略紧迫感,需通过加快新装备研发应对。不同国家网友对美军公布的F-47动态反应存在分化,部分观点认为项目进度体现美国航空工业的技术积累与整合能力,但也有声音嘲讽波音发布的动画视频“只是PPT级展示”,质疑其技术成熟度,认为仅靠渲染图和动画无法证明样机建造的实际进展。印度空军参谋长则借此在内部会议上训斥本国军工体系,称中国六代机已完成多次试飞,而印度“光辉”战机自1983年启动研发,历经四十年仍未形成规模产能,目前印度空军仅列装约30架“光辉”战机,远低于最初规划的装备数量,因此印度计划向美国采购F-35战机,以维持与周边国家的空中力量平衡。

争议性总结

F-47项目引发的争议主要集中于“进度真实性”与“优势可持续性”两个维度。部分军事分析机构指出,美军在2020年曾试飞NGAD计划的全尺寸演示机,全尺寸演示机主要用于验证气动布局和基础动力系统,但此次F-47样机建造距前序演示机已间隔5年,且波音公司未公开任何实机影像资料,包括零部件生产、机身组装等过程,因此不排除美军存在“概念造势”成分,通过提前公布首飞时间营造技术领先假象,与中国歼-36已完成多次试飞、有明确飞行影像记录的实际进度形成反差,这种反差让外界对F-47项目的实际推进程度产生质疑。成本问题同样引发争议,F-47单机超3亿美元的造价,使得美军185架采购计划总耗资将超550亿美元,而美国2025财年国防预算中,空军装备采购经费约为200亿美元,若F-47项目按计划推进,将占用未来多年空军装备采购经费的较大比例,在当前美国政府面临债务压力、需控制开支的背景下,项目资金能否足额保障存在不确定性。此外,阿尔文“打倒对手”的强硬表态被国际舆论解读为渲染“阵营对抗”,而美军一边强调F-47的技术优势,一边对核心参数严格保密的做法,折射出其对“空中霸权松动”的焦虑。争议的本质在于,美军试图通过项目官宣巩固对潜在对手的威慑效果,但实际进度缺乏实据支撑、成本压力难以缓解等问题,可能削弱这一目标的可信度,导致外界对美军能否如期实现F-47列装、并借此维持空中优势产生怀疑。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