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5亿!创新药一哥卖了一款上市的ADC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2:07 1

摘要:2025年9月24日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已与Glenmark Specialty S.A.(以下简称“Glenmark Specialty”)达成协议,将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 类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

2025年9月24日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已与Glenmark Specialty S.A.(以下简称“Glenmark Specialty”)达成协议,将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 类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项目有偿许可给Glenmark Specialty。

根据协议,恒瑞医药将瑞康曲妥珠单抗在除中国、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Glenmark Specialty。

据协议财务条款,Glenmark Specialty将向恒瑞支付1800万美元首付款。恒瑞有资格获得与注册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约77.95亿人民币)根据瑞康曲妥珠单抗在授权范围内的销售情况,Glenmark Specialty将向恒瑞支付相应的销售提成。

恒瑞医药官方称,此次交易有助于拓宽瑞康曲妥珠单抗的海外市场。

01.

SHR-A1811,上市即出海的闪电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的SHR-A1811并非以往国产创新药出海刻板印象中的早期项目,而是恒瑞HER2 ADC管线中极其接近兑现的现金牛。

瑞康曲妥珠单抗是恒瑞自主研发的以HER2为靶点的ADC,可通过与HER2表达的肿瘤细胞结合并内吞,在肿瘤细胞溶酶体内通过蛋白酶剪切释放毒素,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释放的毒素具有高透膜性,可发挥旁观者杀伤效应,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疗效。

公司瑞康曲妥珠单抗已于2025年5月在国内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存在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这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HER2突变NSCLC患者的中国自主研发抗体偶联药物。

此外,瑞康曲妥珠单抗多项临床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中。

2025年8月,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阿得贝利单抗和化疗用于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2025年9月,瑞康曲妥珠单抗用于乳腺癌相关的新适应症上市申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且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截至目前,瑞康曲妥珠单抗已有9项适应症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涵盖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结直肠癌、胆道癌、妇科恶性肿瘤等疾病领域。

换言之,恒瑞在国内商业化窗口刚打开的时间节点上,立即启动海外授权,既避免了后期销售的不确定性,又把估值留给更熟悉当地市场的Glenmark Specialty,实现从上市到出海无缝衔接。

02.

反向清单,画“不出海”的地图

需要指出的是,恒瑞医药此次的公告有不少值得注意乃至反常的地方。

首先是值得一提的方面,根据协议,此次交易设立了“联合开发和商业化委员会”,双方各派2名代表,对全球开发策略拥有同等话语权。这既保证恒瑞医药继续主导全球临床,又让Glenmark Specialty深度参与区域注册,拒绝了当甩手掌柜。

反常之处在于协议中的出海地图。

根据公告,恒瑞医药保留了中国、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日本、俄罗斯以及高加索地区和部分中亚国家的权益。而Glenmark Specialty获得的则是非洲、大洋洲众国,以及东南亚、中东、拉美众国的权益。其中,澳大利亚的临床应仍由恒瑞医药主导。

也就是说,这是恒瑞医药出海史上难得以反向清单的方式授权,也因此非常直观地呈现出其自身对地区优先级的考量。

核心自营区域当属中国+欧美日,这些地区的支付力较强,有望创造更高的销售峰值,因此,恒瑞医药会保留自建团队或NewCo深度参与。

待评估区域包括俄语区+中亚等地,政治与支付不确定性高,暂不授权;

新增长区域无疑是印度、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支付能力虽不及核心地区,但由于放量快,有望借助Glenmark Specialty的渠道实现快速兑现。

这里回到交易中的另一位主角Glenmark Specialty身上。据公告协议,该公司隶属于Glenmark Pharmaceuticals,后者是一家以研究为主导的全球制药公司,总部位于印度孟买,于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股份代码:GLENMARK)以及孟买证券交易所(股份代码:532296)上市

Glenmark Pharmaceuticals业务涵盖创新药、仿制药及OTC 领域,重点关注呼吸、皮肤及肿瘤学治疗领域。Glenmark Pharmaceuticals在四大洲拥有11 家世界级生产设施,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根据Scrip 100排名,Glenmark Pharmaceuticals在2023年制药销售额中位列生物制药公司前100名。

对恒瑞医药而言,把“非核心市场”交给Glenmark Specialty,等于一次性撬动印度、拉美、中东、非洲等高速增长地区,而无需自建海外销售队伍;对Glenmark Specialty而言,拿下 HER2 ADC的重磅品种,可迅速补齐肿瘤创新管线,实现品牌跃迁。

03.

一个月不到再度出海,恒瑞国际化步伐加速

就在9月初,恒瑞医药才选择将HRS-1893通过NewCo模式出海,背后是基于对全球心肌病治疗市场格局的深度研判和精准卡位,也是其基于自身研发能力、财务状况和全球市场判断后的一项战略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医药亮眼的财务表现和持续研发投入,为国际化提供了核心引擎。从2025年上半年财报来看,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其中,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达95.6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60.66%。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创新药对外许可作为常态化业务,已成为恒瑞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了来自Merck Sharp & Dohme的2亿美元以及IDEAYA的7500万美元的对外许可首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恒瑞医药在授权交易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自主创新药的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仍然相对较低。这也是为何业内一直诟病恒瑞医药在国际化布局的保守作风。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恒瑞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仅为2.56%。

不过,另一方面,创新药管线的海外BD交易,也已经成为恒瑞医药的重要收入来源,仅2025年上半年确认的BD交易首付款收入,就已经在20亿元左右。

进入2025年下半年以来,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恒瑞医药又完成了3笔管线BD交易。其中,在与GSK的一笔管线打包交易中,恒瑞医药收到了5亿美元的首付款,在另一笔与Braveheart Bio的管线交易中,再次收到65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仅此两项,就已经新增约40亿人民币的收入。

换言之,即使不考虑后续的里程碑收入和可能的销售分成,只需要首付款到手,恒瑞医药的现金流已然不是需要担心的话题。

而此次交易超77亿人民币期望现值,已经超过了恒瑞医药2025E归母净利润。其相对谨慎但把握主导权的出海方式,更是提供了一条不承担销售费用、不占用产能的现金流通道,并足够让市场重新审视中国ADC的全球定价权。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