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灵魂之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23:35 1

摘要:9月13日上午,导游依行程带领旅行团队来到陕西绿松石博物馆。一下旅行车,就看到陕西绿松石博物馆鼎型大门旁墙体上“世界松石看中国,中国松石看陕西”的广告式宣传标语。

“成功之石”的神韵

——陕西绿松石博物馆参观小记

文/于喜廷

9月13日上午,导游依行程带领旅行团队来到陕西绿松石博物馆。一下旅行车,就看到陕西绿松石博物馆鼎型大门旁墙体上“世界松石看中国,中国松石看陕西”的广告式宣传标语。

走进博物馆,一楼是有关绿松石博物馆展厅,二楼是绿松石商品的柜台。馆内资料介绍,绿松石的名称如1921年章鸿钊在《石雅》载:“(绿松石)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此名。”绿松石作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也在佛教七宝之列。从古到今都广受推崇,有着“灵魂之石”的美称。英文Turquoise,欧洲人称其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据传因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故而得名。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作为佩戴和使用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誉。

清朝以前,古人称绿松石为“碧甸子”、“青琅秆”等。绿松石是中国近代名称,始见于《清会典图考》文献中:“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密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章鸿钊在《石雅》中记载:“中国绿松石之名始于清,甸子之名始见于元,元史作碧甸子或云朗甸子即为绿松石。”

展厅第一单元:灵魂之石,天下公宝。“一部华夏史,半部玉石书”图文并茂的模式,从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五色补天石”开始,介绍了“8000多年前出自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绿松石”、“华石出世之三皇五帝时期‘石之美者,玉也’”、“商代时期,绿松石已经成为礼之重者,成为宣示王权、军权,最无上的权力象征、”“绿松石玉,色如天相”、“西周《周礼》以玉为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越王勾践剑”、“金柄铁剑”被称为“秦剑之星”是“2500年前的金柄绿松石铁剑”、“华玉耀世:秦汉魏晋时期,‘权之贵者,玉也’,绿松石,受命于天,秦始皇制传国玉玺和氏璧”、“西汉绿松石辟邪”、“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王莽登基前,西汉最后一任太皇太后王政君把传国玉玺和氏璧摔给王莽,传国玉玺由此摔破了一个角。王莽即位后用黄金补上了这个缺角,‘金镶玉’由此而来”、“隋文帝,佛骨舍利绿松石宝函”、“武则天随葬乾陵珍宝中有绿松石玉四君子屏风”,唐代辽代绿松石具有佛教色彩的宗教意义,宋明时期绿松石具有世俗文化色彩如童戏玉题材,直至清代绿松石成为“天国宝石”等。“镇馆之宝”是一块现代开采的造型独特的巨大绿松石原矿石、一块表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绿松石等稀世玉品及绿松石的世之珍品。

展厅第二单元:斗转星移,器传千秋。绿松石先秦时期有名“璆琳”,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绿得名,为稀有的绿宝石品种之一,陕西西安白河是世界优质绿松石原产地之一,开采历史悠久玉,开采千余年的“月儿石”闻名于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著名的绿松石有如下几块:名为“青峦叠岫”的白河绿松石,“青”突出绿松石的翠色,“峦”和“岫”都指代山峦,形象描述出这件绿松石造型如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青山,尽显自然山水的灵秀之态。仿若将天地间的青山胜景浓缩于一方。它历经漫长地质岁月形成,每一处纹理、每一个起伏,都是自然伟力的印记。收藏它,不仅是拥有一件天然奇珍,更像是把青山的灵韵与静谧纳入生活。它象征着藏家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追求,愿借这“青峦叠岫”,让心灵在喧嚣尘世中,寻得如青山般沉稳、开阔的世界,让生活也如这松石的色泽与造型,在时光里愈发充满生机与雅意。“秦巴翠岳”绿松石,翠色如山峦叠翠般鲜活,挺拔似山岳雄浑姿态,融地域与自然形态于一体,寓意“地脉承天,翠韵恒远”,既是秦巴山脉千万年地质演化的精华凝聚,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代表之作。“绿影叠翠峰”:“绿影”突出了绿松石充满生机的绿色调,仿佛是大自然投下的灵动影子;“叠翠峰”则描绘出这件绿松石摆件的形态如层层叠叠、翠绿如滴的山峰,给人以巍峨、秀丽之感。整块绿松石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形态。未经过多雕琢却展现出宛如山峰般的奇妙造型,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另外,绿松石是藏族人心中的灵魂之石,作为圣物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绿松石具有风水作用:“镇宅辟邪:在屋内摆放绿松石雕刻摆件或悬挂原矿颗粒可形成风水屏障,阻挡邪气侵入,保障家庭和谐;财富磁场:置于财位(如客厅东南角或办公室收银台)可聚财旺运,商业场所所选用貔貅、金蟾等雕件效果更佳,藏地商人传统中视绿松石为财富的象征;运势调和:佩戴绿松石手链或吊坠能提升个人气场,传统藏文化认为其可化解‘三煞’(劫煞、灾煞、岁煞),助佩戴者逢凶化吉。”展厅最后在硕大的世界地图上标明了绿松石的产地及出土的绿松石代表作:如墨西哥的阿兹特克绿松石双头蛇雕像,是阿兹特克文明中宗教和政治象征的重要物品。

绿松石展柜里的绿松石泛着幽蓝的冷光,像从《山海经》里走出的青鸟遗落的羽毛。我驻足在镶嵌松石的西周玉戈前,突然懂得《说文解字》中“石之青美者”的注解——那些被岁月打磨的纹路,原是大地血脉中沉淀的星辰。当指尖隔着玻璃与商代松石管珠对视,竟觉出范仲淹“不以物喜”的警句在铜锈间闪烁。转角处,一枚唐代松石腰佩静静躺在丝绒上,孔雀蓝的色泽里,分明封印着长安城朱雀大街的繁华。博物馆的灯光漫过展柜,将千年时光熔铸成松石特有的铁线纹,恰似司马迁笔下“究天人之际”的墨痕,在矿物晶体中生长出文明的年轮。

自远古开始,绿松石便被赋予了神秘而深刻的意义,被称为“神石”。绿松石的蓝绿色代表着水和生命,古人相信水能滋润万物,绿松石便因此成为了生命与母爱力量的象征。不仅仅是美丽的象征,它还为佩戴者带来神秘的力量,赋予人们一种超凡的气质和自信。现代社会中,绿松石不仅仅是装饰品,更多的是人们精神寄托的象征,它仍然承载着古代的吉祥寓意,并延续着古代文化中对生命、平安、健康和长寿的期许。

来源:中秋之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