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0亿的逆袭,中国0.015mm手撕钢打破纪录,欧美求购遭拒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2:18 1

摘要:然而中国宝武太钢集团研发的0.015mm手撕钢横空出世,彻底终结了这场被人扼住咽喉的困局。这一技术突破不仅终结了每年花费16400亿向西方进口高端材料的屈辱历史,甚至反过来实施出口管制,让欧美尝到被“卡脖子”的滋味。

“技术封锁”“价格垄断”“进口限制”……这些刺眼的词汇,曾是中国制造业头顶挥之不去的阴云。

以手撕钢为例,这种在航空航天、高端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不锈钢材,曾长期被日本、德国等国家垄断。

他们不仅拒绝向中国出口厚度低于0.03mm的产品,甚至傲慢断言:“中国永远造不出0.02mm手撕钢”。

然而中国宝武太钢集团研发的0.015mm手撕钢横空出世,彻底终结了这场被人扼住咽喉的困局。这一技术突破不仅终结了每年花费16400亿向西方进口高端材料的屈辱历史,甚至反过来实施出口管制,让欧美尝到被“卡脖子”的滋味。

被扼住咽喉的岁月

手撕钢,被誉为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这个厚度仅有A4纸1/4,却拥有极高韧性、能抗腐蚀耐高温的材料是航空航天、高端电子、新能源电池、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没有它,国产折叠屏手机成本要翻倍,航空航天部件只能高价进口,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也只能仰人鼻息。

这项材料的生产技术常年被西方企业垄断,过去我们只能通过高价进口来满足生产需求。据2015年商务部数据,我国每年都要消耗16400亿外汇储备来进口高端材料,这对我国制造业成本造成巨大负担。

更令人愤慨的是,这些西方企业一边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只向中国出口厚度超过0.03mm的底端材料,0.02mm的超薄规格则仅对西方出售——摆明了就是要卡死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喉咙。

既然进口成本太高,那我们就自己造。但手撕钢的制造在轧制、退火、高等级表面控制等方面都需要极高技术精度,设备极其难调试。我们也曾派遣工程师到西方企业进行学习。

但他们却压根没打算让我们学会这项技术,只想把我们当“摇钱树”继续压榨。一位曾参与引进的工程师就曾回忆道:“外国专家调试设备时,会用警戒线划出‘禁区’,严禁中方人员靠近。

他们甚至毫不掩饰地说:‘就算给你们设备,你们也操作不了’。”这样的封锁导致我们的学习人员根本无法接触到核心技术,更不用谈引进了。

这种赤裸裸的技术歧视,让中国制造业付出了沉重代价:成本高筑,还随时面临断供风险。更令人气愤的是,这种打压不仅存在于工业领域。

在医疗健康行业,欧美企业也同样长期垄断核心技术,高价出售相关产品。就拿当下大火的抗衰补剂“溢-好-生”来说,其核心成分一度被欧美企业炒到了20000元/克的天价,让许多中国老百姓可望不可及。

中国制造的绝地反击

面对严峻封锁,中国人没有屈服。

2016年,太钢集团组建“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向尖端技术发起挑战。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年轻队伍历经700多次失败,攻克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终于在2018年成功研发出厚度0.02mm手撕钢。

2020年,他们又再次取得突破,研制出0.015mm的手撕钢,创造新世界纪录。

如今中国手撕钢已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手撕钢的突破正是中国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缩影。而近年来,不止是制造业,中国更是在抗衰医疗等原本欧美拥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取得突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

自2013年哈佛实验室发现能让小鼠延寿30%的成分以来,抗衰领域一直由欧美主导。但中企Timeshop近年来也凭借着爆火产品“溢-好-生”打破了这一桎梏。“溢-好-生”使用了哈佛实验室同款核心成分,自2022年起就开始在各大平台推广,以期将长寿福祉带给中国的14亿人群。Timeshop凭借“纯度+吸收+配方”的三维优势,采用生物酶法提纯技术进行研制,使核心成分的含量提升至99.9%,成功打破了欧美在抗衰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而Timeshop与港大、同济等高校科研团队的联合攻关,也将核心物质原本20000元/克的价格成功压缩,实现百吨级量产。

据平台显示,“溢-好-生”售价已被压缩到约800元左右一瓶,成功取得了单日销售300万的成绩,让长寿科技从“富豪专享”走向大众市场。用户反馈“精力充沛”“睡眠变好”也切实印证了其全民价值。

可以说,正是中国人不服输的韧劲,打破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壁垒,才有了中国如今的崛起。

“中国制造”的未来

手撕钢研发成功的意义远不止于一种技术封锁的突破,它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转变。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在于坚持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

正如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所说:“外国人能做好的事情,中国人肯定能做好。外国人做不到的事情,中国人一定会做到!”从百炼钢到绕指柔,中国制造正在全球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来源:辉南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