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焦全要素风险,深圳海关深化监管制度机制改革,持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综合监管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守护好国门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累计查办毒品案件927宗,查发黄金案件352宗、案值3.3亿元,查发香烟走私781宗、案值1.8亿元。以“多病同检”保
近年来,深圳海关以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总抓手,在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助力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精准强监管,促进通关更高效
聚焦全要素风险,深圳海关深化监管制度机制改革,持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综合监管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守护好国门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累计查办毒品案件927宗,查发黄金案件352宗、案值3.3亿元,查发香烟走私781宗、案值1.8亿元。以“多病同检”保障“多病同防”,着力提升口岸防疫效能。严厉打击非法引进、携带、走私外来物种行为,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两年来累计截获外来物种超2900种次。
面对深圳口岸通道众多、人货往来频密、监管时空受限的现实条件,为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深圳海关关长郑巨刚提出,开展“两平台一中心”重点改革——以“机器+人”理念和大数据治理方式,构建ERP智能化联网监管平台、非贸一体化管控平台和合成管控中心的协同体系。
“以企业为单元的ERP智能化联网监管平台,通过自动抓取企业数据,将在口岸严防死守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产业链条的嵌入式监管,真正实现无事不扰;以人为单元的非贸一体化管理平台,打通邮、快、旅、店全领域数据,将传统非贸领域‘大海捞针’式监管转变为精准画像、精准拦截,让正常旅客真正实现无感通关;合成管控中心通过整合内外多方数据,开展关联分析和智能预警,实现业务运行全过程管控。”深圳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张宇君介绍。
目前,深圳关区ERP对接企业进出口值突破7000亿元,占关区进出口总值超20%;非贸一体化管控平台试点快件企业单证审核时间节省30%,通关效率提升15%;借助合成管控中心,海关关员人工排查量大幅减少,异常处置时效显著提升。
持续优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提速
外贸是深圳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关键支柱,深圳海关聚焦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着力激发外贸主体活力,积极发挥AEO制度优势,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降成本、提信誉”,截至目前深圳市AEO企业已达474家。2024年,深圳进出口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占全国10.2%,出口居内地城市首位,其中AEO企业以0.23%的数量占比贡献了41%外贸份额。
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组建40个对企帮扶小分队,深入近1200家重点企业“一对一送政策上门”,回应企业诉求、精准解决问题,用心用情帮扶企业渡难关。经不懈努力,深圳外贸顶住了多重压力,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创了新高。今年1—8月,深圳进出口2.9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规模继续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为撬动外贸新业态的杠杆,持续注入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深圳海关积极推动“保税+”模式“多点开花”,在LNG保税燃料加注领域,推出“一口办理”平台以及“入仓检验、出仓采信”等改革措施,成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港口“超级加油站”。两年来,“深圳牌照”保税燃料加注133.75万吨,其中今年前8个月加注48.81万吨,同比增长11.07%。据中海油(深圳)国际船舶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荻介绍道:“过去,一次加注通关要72小时,还得提交20几份单据。改革后,只需提交5份单据,通关时间压缩到8小时,船舶利用率还提升了30%。”
在高附加值产业领域,深圳海关还为区外重点企业开辟保税维修通道,为全球保税维修业务贡献“中国方案”。“以前这些故障件只能海外报废,现在深圳成了‘全球维修站’。”龙岗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汤黎平说道,“我们通过采集产品和主要零部件唯一的序列号,在‘进—修—出’的整个作业流程中进行全程跟踪。每一件维修产品都有‘专属病历卡’,维修用料、工时全程可追溯。”
聚力拓新局提升高水平开放能级
深圳海关发挥身处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的作用,坚持以重大平台为支点推动规则衔接,以制度型创新激活平台效能,让口岸枢纽更具承载力、开放合作更具竞争力,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以更大力度服务高水平开放。
在深圳宝安机场深畅国际货站,AGV物流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工作,见证着前海这片改革热土上智慧海关建设的崭新篇章。“进口货物24小时‘即放即提’,出口货物当天就能冲上云霄。”深畅国际货站负责人潘明强指着忙碌的作业现场介绍,“海关创新推出的‘空港智慧物流改革’重构了空港物流流程,货物一进闸口就开启‘VIP通道’,无感识别瞬间完成身份认证,智能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径,放行货物快速收货,出口货物零等待登机,通关非常‘丝滑’。”据统计,深圳海关创新开展的“空港智慧物流”改革,助力深畅国际货站保障能力提升63%。
在蛇口妈湾智慧港,集装箱在蛇口3个不同港区互相调拨运输,通过卡口就能快速识别抬杆放行,海关实行“数据流、轨迹流、视频流”的全程可视化监管。“这是海关创新推出的途中智慧物流改革,受堆场面积有限、船舶改靠泊等实际情况影响,集装箱需要密集在3个港区间互相调拨,现在卡口可以自动识别港区间调拨的集装箱,实现两点之间的自动验放抬杆,满足了我们24小时调拨转运的需求,集装箱调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国内事务部副总经理叶文说道。
在河套科创区,当一批进口球囊扩张导管在区内业聚医疗实验室完成“差别化合格评定”流程,企业管理副总监吴意辉难掩兴奋:“以前等待查验至少要几天,现在自检后提交《质量验收自我声明》,1小时就能搞定,效率可太高了!”“差别化合格评定”模式通过精准画像企业信用、商品特性等,灵活组合现场检验、合格保证等方式,实现监管效能与通关便利双提升。
深圳海关聚焦重点产业需求,持续突破创新,积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改革品牌。“跨境一锁”“一检双放”“一单两报”在机制对接上先行先试,促进深港双城融合、双向奔赴;开通航空货物“空侧直通”“国际中转”新模式,国际转运货物流转更加灵活。今年以来保障“离境退税”拓展了3个陆路口岸,助力深圳成为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城市。
来源:无线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