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榴红绘秋韵,艺传青檀续薪火——孙辉导师2025枣庄冠世榴园写生创作班圆满收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0:19 1

摘要:金秋的鲁南大地,层林尽染处,枣庄冠世榴园的石榴红得格外炽热。2025年9月18日,距孙辉导师8月研修班落幕仅月余,应书画爱好者的殷切期盼,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孙辉(墨先生) 携三十余位学员奔赴这片“中国石榴之乡”,在云颐山庄写生基地开启了7天“以自

金秋的鲁南大地,层林尽染处,枣庄冠世榴园的石榴红得格外炽热。2025年9月18日,距孙辉导师8月研修班落幕仅月余,应书画爱好者的殷切期盼,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孙辉(墨先生) 携三十余位学员奔赴这片“中国石榴之乡”,在云颐山庄写生基地开启了7天“以自然为纸、以文化为墨”的艺术修行。百年石榴树在飒飒秋风中摇曳,似在为这场艺术盛宴颔首致意。

从白石文脉到榴园笔墨:在传承里破圈创新

“画石榴,要抓‘三劲’——枝干苍劲、果实饱满劲,更要画出枣庄土地的生命韧劲!”开营首日,孙辉导师于云颐山庄庭院的百年古石榴树下,以枝叶为笔、花果为墨,拆解写意花鸟的创作密码。

作为齐白石门下李苦禅一脉的艺术传人,孙辉身兼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高研班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特邀教授等职,二十余载教学生涯始终践行“传统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此次写生班的“火速成行”,正是8月研修班学员对其教学风格高度认可的直接体现——不少人主动联络组织者,只为在榴园实景中淬炼笔墨功力。

课程中,孙辉特意带领学员探访青檀寺500年古青檀。他指尖抚过皴裂的树皮,详解“主枝走势、侧枝穿插、纹理疏密”的笔墨逻辑,让一位8月研修班的“老学员”直呼:“上次课堂学的是技法骨架,这次实景学的是灵魂血肉!”

在理论课上,孙辉从历代名家石榴画作讲起,延伸至青檀、鸡冠花的意象演变:“古人画石榴求‘多子多福’,今人画枣庄风物,要画出‘土地的历史重量’。”这种“技法+文化溯源”的授课模式,让学员们的艺术视野豁然开朗。

因材施教:让每一抹墨色都跳着独特的舞

冠世榴园的古石榴林里,六尺宣纸在毛毡上铺展如毯。三十余位学员中,既有追随孙辉从8月研修班而来的“老面孔”,也有慕名加入的艺术新人;有美术教师、文化学者,也有退休后重拾画笔的长者。孙辉深谙“千人千面”的艺术规律,为每位学员定制了“7天进阶方案”。

他穿梭在画者之间,时而驻足点拨“石榴果实的设色要层次分明”,时而俯身指导“鸡冠花的线条要如火焰跃动”。这种精准到“一笔一墨”的教学,让零基础的学员也能快速找到创作节奏。

从晨光写生到月夜创作:织就艺术的完整闭环

清晨,学员们随孙辉“追光而画”——记录石榴树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的光影变迁,细察鸡冠花晨露的晶莹、红廖花随风的轻摆;午后,他们或在古石榴林刻画百年枝干的苍劲,或在云颐山庄捕捉葫芦藤蔓的灵动;傍晚,大家返回创作教室,将日间写生稿提炼升华,让自然之美融入人文思考。

每晚的“作品交流会”更是妙趣横生:学员分享创作心得时,孙辉的点评犀利又温暖;兴致盎然处,有学员弹起吉他,众人轻声和唱,艺术与生活的烟火气在此交融。一位新学员感慨:“原以为写生是‘复制自然’,如今才懂是‘提炼艺术的诗性’。”

7日相逢,是艺术传承的长卷开篇

结营时,孙辉望着学员们笔下“大气磅礴的榴园盛景”与“细腻灵动的花草小趣”,坦言:“这不是结束,是你们艺术人生的新起点。”他寄望大家将榴园的红、青檀的韧,化作创作的永续动力。

墨染榴红,香沁青檀。这场为期7天的写生创作班,不仅是技法的精进之旅,更是艺术情谊的缔结之程。那些定格在宣纸上的榴园秋色,正承载着传统与创新的对话,走向更远的艺术山海。

编辑:舒畅

来源:奡阳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