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啸江潮处,人间一苇航 (日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07:22 1

摘要:雨丝斜斜织着网,风裹着潮气撞在衣领上,带着几分蛮横的凉。拎着垃圾袋往楼下走时,没想过一场寻常的倾倒,会撞进台风天里最鲜活的人间切片——隔离楼前的马蹄树拦腰卧倒,粗壮的枝干像被抽走筋骨的巨人,死死压着那辆黑色轿车。绿化工人的电锯声在风雨里时断时续,火星刚溅起就被

风啸江潮处,人间一苇航

雨丝斜斜织着网,风裹着潮气撞在衣领上,带着几分蛮横的凉。拎着垃圾袋往楼下走时,没想过一场寻常的倾倒,会撞进台风天里最鲜活的人间切片——隔离楼前的马蹄树拦腰卧倒,粗壮的枝干像被抽走筋骨的巨人,死死压着那辆黑色轿车。绿化工人的电锯声在风雨里时断时续,火星刚溅起就被雨打灭,橙黄色的雨衣在灰蒙天色里晃着,倒成了这截堵塞道路上最亮的光。没人说得清树是昨夜还是今晨倒的,就像没人能精准预判生活里那些突如其来的“拦路石”,前一秒还立得笔直的风景,下一秒就可能塌成需要绕行的困境。

沿路的落叶与残枝铺得满地都是,往日里热闹的商铺大多关了门,卷闸门上的广告纸被风吹得簌簌响,倒像是给这场台风让了道。只有对街的水果店还亮着灯,玻璃门上贴着“风雨无阻”的红纸,暖黄的光透过雨雾渗出来,竟让人觉得格外踏实——原来再烈的风雨里,总有人守着一份寻常的烟火,不肯让生活的节奏被轻易打乱。

踱到江边时,雨已经下得密了。风裹着雨丝往脸上扑,一会儿猛得能掀动衣角,一会儿又轻得只剩雨打树叶的“沙沙”声,像个反复无常的孩子。江水早没了往日的温顺,浑浊的浪头翻涌着,拍在江堤上溅起半人高的白泡沫,远处的江面被雨雾蒙成一片灰,连飞鸟的影子都寻不见——白鹭早该躲进了芦苇深处,它们比人更懂,在不可抗力面前,适时的退让从不是怯懦。

风里忽然飘来一段模糊的记忆,是“山竹”过境那年的模样。彼时去公园,入目皆是狼藉,近半树木横七竖八地倒着,尤其是龙卷风扫过的那条风道,粗壮的树干像被巨斧劈过,齐刷刷地拦腰折断,断口处的年轮裸露着,像无声的呜咽。后来公园留了两棵倒树当纪念,游客们总围着拍照,说这是“自然的印记”。可没两年,一棵被清理,另一棵在风雨里慢慢腐败,直到去年公园改造,连最后一点痕迹都没了。原来所有的“伤痕”,要么被时间抚平,要么被生活推着向前,没人会一直停在原地叹息——就像那些曾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困境,回头看时,早已成了脚下的路。

正出神时,一阵惊呼声打断了思绪。是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在拍照,镜头对着翻涌的江潮,脸上带着兴奋的笑意。忽然一阵狂风卷着雨打来,几个人慌忙捂着头往后退,手机差点脱手,惊叫声里混着笑声,在风雨里传得很远。我忍不住笑了——人总是这样,既敬畏自然的磅礴,又忍不住想在安全的边界里,触碰一点“不寻常”的刺激。就像我们总在安稳的日子里渴望一点波澜,又在风浪来临时,悄悄攥紧身边的温暖。

雨还在下,江边的树被风吹得左右摇晃,却始终没倒——它们的根早已扎进了泥土深处,历经这些年的修剪与风雨,早已不是当年那批脆弱的幼苗。人不也一样吗?那些曾让我们惊慌失措的“台风”,那些突如其来的“拦腰折断”,最终都成了扎进生命里的根,让我们在后来的风浪里,多了几分站稳脚跟的底气。

风裹着雨丝掠过脸颊,凉意里竟掺着几分清爽。江潮依旧汹涌,远处的城市在雨雾里若隐若现,水果店的暖光、工人的电锯声、年轻人的笑声,还有雨打树叶的“沙沙”声,混在一起,成了这场台风天里最生动的乐章。忽然明白,人生哪有永远的风平浪静?那些翻涌的浪、骤起的风,那些突如其来的“树倒拦路”,从来都不是为了打垮我们,而是为了让我们在风雨里看清:原来最珍贵的从不是“无风无雨”,而是在风浪中,依然能守住烟火的勇气,能在跌倒后,重新扎根生长的力量。

风又起了,这次我没躲,反而迎着风往前走了两步。雨丝打在脸上,凉丝丝的,心里却忽然敞亮起来——原来所有的“复杂心情”,终会在与风雨的对话里,酿成一份通透:生活本就是一场与风浪的共舞,你若站稳了脚跟,便会发现,那些曾让你惊慌的风,最终都会成为推着你向前的力量。

《台风日记》

雨把天空泡成灰布

马蹄树倒在清晨的缺口

压住黑色轿车的梦

电锯声咬着风

火星刚冒头就沉进雨里

像没说出口的叹息

落叶铺成软垫子

接住商铺关门的声响

只有水果店的灯没熄

红纸上“风雨无阻”四个字

被雨泡得发胀

暖得能焐热路过的慌张

江浪把自己摔成白花

白鹭早藏进云的褶皱

我数着树摇晃的弧度

想起山竹那年的狼藉——

断树曾站成纪念碑

后来也被时光搬空

只剩年轮在土里悄悄记着

有人举着手机追浪

风裹着雨撞过来时

惊叫声里跳着笑

像把生活的棱角

磨成了亮闪闪的糖

我往风里走了两步

雨丝贴在脸上

忽然懂了那些摇晃的树

根早扎进泥土深处

每一次弯腰

都是为了更稳地站着。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