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实践足迹”印在乡村大地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0:05 1

摘要: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了解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2025年开展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有244名学生参与,共组建了31支小队,分赴山东、河南、辽宁等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农事操作、产业助农、文化下乡、红色宣讲、农业科普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

大小新闻客户端9月2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王玉婷)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了解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2025年开展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有244名学生参与,共组建了31支小队,分赴山东、河南、辽宁等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农事操作、产业助农、文化下乡、红色宣讲、农业科普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解码发展路径,推动产业振兴

“青履乔官”实践小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前往潍坊市昌乐县乔官镇开展社会实践。实践中,队员深度调研乔官镇依托火山资源打造的特色发展模式,走进田间地头,亲身体验火山小米的播种养护、火山南瓜的生长管理全流程,并与当地负责人座谈交流,系统学习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推动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系统总结了科技赋能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鹁小农”实践团队奔赴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鹁鸽堂村,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实地调研。实践中,团队在与镇、村两级领导座谈交流后,精准锚定调研方向与核心需求。他们走访村内种植基地、产业加工车间,实地考察镇域农业“链主”企业,全面摸清村庄产业发展脉络。通过系统梳理鹁鸽堂村产业振兴的成功经验,力求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青年智慧与青春动能。

“枣枣领先·红映千年”实践小队赴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对金丝小枣产业展开深度调研。小队通过与后周村党支部书记深入交流,走访参观枣博园和金丝小枣博物馆,深入了解种植技术与产业发展过程,感受科技助农新变化。他们还借助新媒体手段,让更多人了解金丝小枣,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

提炼治理范式,探寻乡村创新

“仙人盆里樱桃红”小队秉持“三农”情怀、响应回信精神,赴海阳市仙人盆村开展农旅调研。实践中,队员与负责人深度对话,复盘村庄发展实践、研习振兴经验、提炼成功范式。通过乡村调研与农文旅产业考察,精准掌握樱桃产业现状,并以仙人盆村民宿为依托,开展“云游农家乐”活动,对外推广特色农产品,推动调研成果与民生感知双向落地。

“沃野青禾”小队奔赴河北省曲周县曲周科技小院、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黄安坨科技小院,开展深度参访、历程研习与经验提炼工作。9天时间,队员们在北京门头沟黄安坨,见证苹果产业升级的转型突破;在曲周实验站,探寻盐碱地变良田的治理奇迹;在王庄,学习“吨半粮”技术推广的实践路径;在马布中非合作项目中,感受“一带一路”农业协同的丰硕成果。

“青耘畴野”小队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深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开展专题调研。他们走进岩头村、摸石谷等特色村落,在聆听奋斗故事、参与田间劳作的过程中,沉浸式感受“西畴精神”的内涵,让这一精神从文字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力量。通过走访新兴社区、莲花塘乡及清莲惠公司,系统梳理了党建引领下西畴县在产业发展、社区建设、企业助农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提炼出可借鉴的乡村振兴经验。他们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实践行动,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农大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传承非遗匠心,焕活传统技艺

“寻脉海岱剪韵”小队聚焦非遗剪纸传承,赴福山区张格庄镇西水夼村开展调研实践。实践期间,他们走访梁巧艳等剪纸艺人,记录技艺细节、梳理传承现状;走进立德春晖幼儿园,开展互动式剪纸教学,推动非遗普及。他们通过调研和传播双向实践,探索传统剪纸艺术的创新传承路径,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持续焕活。

“海草为韵·非遗筑梦”小队前往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社区,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实践期间,队员们入住当地海草房,实地调研海草房营造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传承人深入交流,为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扎根乡村课堂,支教点亮梦想

“青衿筑梦”小队赴河南商丘梁园区厅堂楼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青衿豫苗,筑梦启航”支教实践。小队在摸清教育现状后制定教学计划,带去文化、科学、艺术等丰富多彩的课程。通过实践,他们了解了乡村教育水平的差异,也被孩子的求知欲打动,以微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播下希望种子。

“拾穗者”小队前往福建省永春县溪塔村开展支教实践。队员们抵达后迅速融入当地生活,通过与村民围坐恳谈、入户走访,深入掌握村庄教育现状与儿童成长需求。教学中,他们结合乡村儿童特点设计影音鉴赏课、华文韵追踪课等特色课程,在培养孩子们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帮助孩子筑牢文化认同之基。

感悟红色底蕴,赓续红色文脉

“胶东青耘”小队赴海阳市里口村开展社会实践。小队走进地雷战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字史料与生动的场景复原,深入了解海阳地雷战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先辈们不畏强敌、奋勇抗争的红色精神。他们前往东方航天港,了解航天产业发展历程与技术突破过程,在红色传承与科技探索的双重实践中,坚定了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与国家发展的信念。

“泉润商禾”小队社会实践小队在济南商河县专项调研期间,前往当地长征精神纪念馆,工作人员将馆内“红军不怕远征难”浮雕、行军水壶等展品与历史讲解相结合,让队员们直观感受长征精神的内涵。他们将红色基因融入调研方向,围绕“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为商河县红色文旅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躬耕美吉”小队赴河北省涿鹿县美吉村,前往大山深处,感受头雁初心,见识大山沟壑中的“城墙村”是如何利用农家乐带领全村奔小康,老干部如何带领村民脱离赤贫;“青耘颜徐”小队赴山东东营广饶县颜一村,走访颜徐乡情记忆馆、共富工坊等地,与党建宣传工作者详细交流当地党建引领下的产业布局与村民生活实景……

烟台研究院实践小队秉持深厚“三农”情怀,扎根基层、深入田间,摸产业实情、探治理良策,于乡村振兴一线锤炼本领、贡献力量,在此次暑期“三下乡”系列实践活动中,生动展现了农大学子的时代担当与青春底色。

责编:秦菲

来源:大小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