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落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田间硕果、农机轰鸣、游客熙攘,这幕“丰景”,恰是产业融合理论的生动实践。产业融合理论,核心是不同产业渗透重组,催生新动能。在丰收节里,这一理论落地生根。科技融农业,筑牢丰收底气。烟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姜春康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
原创评论专栏
产经相对论,热点来评论。
本期是【产经相对论】第62期。
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落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田间硕果、农机轰鸣、游客熙攘,这幕“丰景”,恰是产业融合理论的生动实践。产业融合理论,核心是不同产业渗透重组,催生新动能。在丰收节里,这一理论落地生根。科技融农业,筑牢丰收底气。烟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97%。智能拖拉机、收割打捆一体机等“巨无霸”现身农机展,让160亩花生亩产1200斤、560亩玉米预计亩产1400斤。科技进村,效率提、成本降,粮食安全有了硬支撑。
农文旅融合,拓宽增收路径。大户陈家村走“农业+文化+旅游”路。青砖灰瓦的民俗街、红色文化体验带、农业科技馆串联成线,再配上游乐设施,年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0万元。农田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钱包更鼓。
丰收节搭台,加速产业融合。乡村大集里,新鲜农产品直连消费者;电商直播赛上,土特产卖向全国;“村BA”“小轮车联赛”吸引人气,带火餐饮住宿。一节激活多产业,乡村活力看得见。如今的大户陈家村,“85后”返乡者超120人,村民自编戏剧、邻里和睦,成了“全国文明村”。这印证:产业融合不仅富口袋,更能聚人气、焕生机。从烟台一村到全国乡村,丰收节里的产业融合实践,正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未来,多产业深度融合,定能让更多乡村收获“年年有丰收、岁岁有新机”的好光景。
责任编辑:逄苗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