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三人行|传奇大女主又战江湖,《灼灼韶华》赢了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9:01 3

摘要:《灼灼韶华》以民国医药商战为骨、女性觉醒为魂,开播即凭 “四集走完他人十余集剧情” 的紧凑节奏与硬核情节引爆讨论。然而收视热度背后,口碑的两极分化恰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下大女主题材在突破类型窠臼与陷入创作惯性间的艰难拉锯。

转自:扬子晚报

《灼灼韶华》以民国医药商战为骨、女性觉醒为魂,开播即凭 “四集走完他人十余集剧情” 的紧凑节奏与硬核情节引爆讨论。然而收视热度背后,口碑的两极分化恰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下大女主题材在突破类型窠臼与陷入创作惯性间的艰难拉锯。

传奇大女主又战江湖

剧集的突围之处,在于对女性力量的 “去柔化” 表达。与《大宅门》二奶奶依托家族权威的掌权路径不同,褚韶华的崛起始终带着 “孤勇者” 的爽感,从戳穿药材造假的锋芒初露,到在军需药品竞标中于男性巨头夹缝中突围,她的商业智慧不依附于男性庇护,反以 “医美药物开发” 等前瞻性决策重构行业规则。

但创作的桎梏首当其冲是 “传奇性” 与 “真实性” 的失衡。为强化大女主光环,剧集似乎陷入 “爽感优先” 的逻辑漏洞:婚前对家族药铺束手无策的褚韶华,婚后拥有扭转乾坤的商业天赋;从籍籍无名到掌控跨地域药庄的跃迁,缺乏对资源积累、人脉搭建的扎实铺垫,沦为 “场景转换式升级”。37 岁热依扎从18岁少女一路演来,“看着显老”等弹幕不时出现,也暴露大女主一路逆袭的尴尬。当褚韶华的每一次破局都有 “神队友” 托底,其 “女性主体性觉醒” 便难免沦为可被拆解的戏剧技巧,而非对时代困境的真实回应。

《灼灼韶华》的价值,在于它证明大女主剧仍有突破空间:当它聚焦 “女性如何以专业能力撬动男性秩序” 时,便展现出超越类型剧的思想锋芒;而当它沉迷 “光环加持下的顺风顺水” 时,又落入悬浮创作的窠臼。这恰是当下同类剧集的共同命题:真正的女性叙事进阶,从来不是制造无所不能的 “完美偶像”,而是让角色在时代的泥沼中,带着伤痕与挣扎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径。张楠

像短剧一样的长剧

《灼灼韶华》在设定上和《那年花开月正圆》有点像,时代背景都是清末民初的乱世之中,一名有胆识的女性通过经商不断成长并取得成功。但这两部剧的口碑却大为不同,《灼灼韶华》的主要演员们演技都相当不错,但剧集口碑不佳,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出在了剧情上。

不少观众评价这部剧是“打着长剧旗号的短剧”,这一评价并不算偏激,应该要详细展开的、对人物性格塑造有帮助的情节寥寥几笔带过,满满当当的塞入了十分有“爽感”但逻辑上经不起推敲的情节。第一集四十分钟的剧情中,就已完成了女主勇救小女孩、智识假草药、查明假药制造嫌犯、把哥哥从关东帮手中救下、哥哥又被放高利贷的抓走、陈家退亲、被逼嫁人、陈家同意婚事、女主准备出嫁、女主与初恋的往事一系列跌宕起伏、反转不断的剧情。

原期待这会是一部像《大宅门》一样兼具时代质感和人物深度的年代剧佳作,却没想到像是看了一部超长短剧,情节的转折点突如其来,缺少足够的铺垫和展开,女主商海沉浮的的奋斗细节没有很好的展现,只看得到女主提出一个商业决策然后迅速获得成功打脸不看好她的所有人,空有情绪的输出,丢失了人物和情节的完整度。沈昭

大女主叙事“失灵”了?

“出身自中药商贾世家的褚韶华,不断挣扎摆脱时代对女性的束缚,一步步在挫折中坚定走向自己理想的人生”。《灼灼韶华》的剧情太常见了,从目前的豆瓣评分来看,仅5.8,可见它在艺术表达与受众期待之间存在很明显的错位了。

这部剧由热依扎主演,打开社交平台,就会看到很多网友的点评是“可惜了”。热依扎在剧中饰演野心满满女商人褚韶华,她曾凭《山海情》中坚韧又惹人怜爱的李水花,俘获了无数观众的眼泪,更收获了多个奖项,这次要带领观众体验一名女性的人生逆袭之旅。

无奈的是,从这部剧中看到了很多同类型剧的影子,这一题材实在是同质化太严重了。剧情讲述褚韶华为救兄长被迫嫁入陈家,经历与陈大顺的责任婚姻、丧夫、家产被夺、至亲背弃及痛失幼女后出走上海滩,在永新百货凭借商业才能崭露头角,历经与夏初的情感纠葛,最终与商业奇才闻知秋共同创办民族医药商社的故事。这里面的人物设定BUG有点多,女主角看似清醒独立,实际拼搏过程却都一笔带过,情节叙事“套路化”也让人审美疲劳,未能跳出青春励志剧的传统框架,缺乏新鲜深刻的洞察。总之,爽感不再,因为观众都可以预判了。 孔小平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