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老年食堂让老年人吃出“幸福滋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8:13 2

摘要: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助餐方式,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和老年人就餐便利度不断提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助餐方式,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和老年人就餐便利度不断提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的经验做法!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社区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日益突出。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立足实际,以“党建引领+公益服务+市场化运营”为核心理念,打造集老年助餐、康养服务、文化教育于一体的“阳光托老所”,将党的关怀融入老年人生活的点滴。通过创新“中央厨房配送+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构建“食养+康养+文养”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公益惠民、智慧赋能的养老服务新路径。

基本情况

春晖路街道地处大渡口区商业商务核心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常住人口数11.2万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21804人,占总人口的19.4%,包含80岁以上老年人2335人,空巢和独居老人1547人。在这样的人口结构下,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许多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对于一些独居、高龄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吃饭难”问题日益凸显。此外,传统养老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一碗热汤”、“一场理疗”、“一节课”的多元化需求。

主要做法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难题,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个老年人身边,春晖路街道通过引入由重庆双成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的“阳光托老所”,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构建起一个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体系,力求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优质养老服务。

一是中央厨房打造价廉物美的“阳光餐桌”。面对独居老人买菜难、营养搭配不均衡等问题,“阳光托老所”创新推出中央厨房配送服务。引进正规医疗机构,调查老年人个性化及集体就餐需求,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科学管理有需要的老年人匹配身体健康需要的膳食体系,每日配送低盐低糖、荤素搭配的定制餐食。特别引入“绿色食品直供基地”,确保食材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溯源,每日八元两荤一素,十二元三荤两素公益价格满足辖区低收入群体质优价廉就餐服务。

二是医养结合延伸供餐及养老服务链条。在解决“吃得好”的基础上,“阳光托老所”构建起“医养结合+中医理疗+文化疗愈”的立体服务体系。引进专业有资质的医养机构和三甲医院,执业中医师根据体质辨识为老年人调配养生茶方,根据老年人身体状态及医养需要配制食药同源的对应餐食,让老年人非常喜欢,真正做到不只是完成送餐,而是把养老送餐服务做到每一个老年人最需求的地方,真心实意帮助社区家庭解决养老服务问题。双成社区服务不仅解决集中供餐,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做好上门送餐服务。定期为辖区老年人开展中医健康餐食及药食禁忌讲堂,提升老年人健康科学保养意识及能力。

三是文化养老滋养精神家园。为破解传统养老重物质保障轻精神关怀的局限,“阳光托老所”开设了一系列“银龄课堂”。内容涵盖了民族舞、拉丁舞、时装秀等艺术表演类课程;电吹管、电钢琴、古筝、二胡、非洲鼓等音乐乐器类课程;国画、书法、剪纸、非遗扎染等传统艺术类课程;经典诵读、摄影、太极、瑜伽、中医等综合素养类课程。在就餐服务之余,播放党建知识,了解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传递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关怀。

经验启示

一是精准定位需求:充分调研老年人的饮食偏好、健康状况和支付能力,如口味上倾向清淡软烂,菜品搭配兼顾营养均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二是多元资金支持:争取政府补贴、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多渠道资金来源,缓解运营成本压力,确保食堂可持续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价格合理的餐饮服务。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社区公告、老年活动中心宣传、上门讲解等方式,提高老年食堂知晓度,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并使用老年食堂服务。

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老年人对菜品、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优化,提升老年人满意度。

来源:民政微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