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大科技基金对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7:48 1

摘要:昨天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公开采访时,突然回答提到:从很多指标来看,例如股市的价格,目前确实相对偏高。

昨天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公开采访时,突然回答提到:从很多指标来看,例如股市的价格,目前确实相对偏高。

这是怎么回事?间接提醒美股风险吗?

此外全球3大科技资产:纳指科技、港股科技、A村科技,当前谁更有估值优势?谁更值得投资?

从实际行情来看,美联储上周三宣布降息25个基点以来,美股市场进一步攀升,三大美股指数也不断创历史新高。

以纳指为例,前天再创历史新高,目前也在历史最巅峰附近。按国内的眼光看待,点位确实很高。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9月23日

估值维度,美股三大指数估值对比如下。

其中,道指和纳指市盈率分别是31倍、33倍,标普500指数市盈率28倍,市盈率估值稍高但是并没涨到很离谱的程度。不过,市净率指标平均7倍,市净率指标就很高了。

不过,美股最猛的还得是科技资产,比如纳指100、纳指科技,涨势更猛、估值更高。

回到实际投资,美股连续攀涨、不断创新高,创造了全球最大投资神话。但短期连涨、估值攀高,并不意味着中途没有回撤调整。

回顾历史,纳指曾多次出现16-25%的回撤调整,标普500指数也曾几次出现20%级别的回撤调整。

因此布局美股基金、美股科技时,在一系列的连涨之后,需要高度注意回撤,尽量做好提前应对。

除了美股科技外,国内这边的科技资产也火的一塌糊涂。

以场内上市的某科技50ETF基金产品为例,去年9月底至今,基金涨幅已然翻倍。同样连创新高,目前处于近几年最高点,还远远超越了2021年最高点。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9月24日

港村就不必多说了,恒生科技也很哇塞,同样近一年涨幅翻倍。

不过,美股科技、A村科技、港村科技,三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挺显著的:

比如A村科技资产,涨势很猛,几乎是直线式飙涨。不过,缺点也随之而来,通常行情越猛烈的,持续时间越短暂。同时,A村科技资产业绩不够厚实,偏题材概念。

过往的风险波动也很剧烈。

纳指科技的特点是不卷,业绩集中在头部几个科技巨头,科技巨头甚至会互相给业绩。涨势慢些,胜在连年攀涨,持续性强。

港股科技正在由疯狂内卷走向低度内卷。

除了几个外卖平台之前杀的厉害些,其他公司几乎都停止了大肆烧钱补贴。

港股科技、恒生科技的业绩也相对踏实,只是盘子大,涨势较慢,未来有望像美股科技风格靠拢。

对于三大科技指数,再做下估值对比(以纳指100代表美股科技资产):

其中,纳指科技市盈率35倍,市净率10倍;恒生科技市盈率22倍,市净率3.48倍;A村科技的市盈率是54倍,市净率是6倍。很明显,目前的科技洼地是恒生科技。

文末跟大家总结下:

纳指科技和A村科技类基金,短期需要注意风险回撤。区别是纳指科技出现回撤后,可逢低定投,A村科技波动可能非常大,要放缓节奏,慢慢来。

港股科技则处于合理区间,可以常态定投。如果出现调整,可以适当加大定投力度。

这里还想额外提醒大家。

不管创业板、科创50、科创100,还是细分科技方向,如电子、芯片、通信、人工智能,都偏题材概念,估值很高,以往风险波动也非常大。

因此投资时,尽量当作单一赛道高波动资产控制仓位,而非稳健品种。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来源:好买研习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