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2025年文史图书会暨主题出版物发行研讨会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古籍发行工作委员会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省图书馆承办。
9月19日,2025年文史图书会暨主题出版物发行研讨会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古籍发行工作委员会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省图书馆承办。
研讨会现场。
文史图书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构筑起文化传承与价值传播的重要桥梁。此次参展图书覆盖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其中既有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包括精品学术著作和畅销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同时也展示了许多主题出版物。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古籍发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肖启明致辞时表示,古籍出版发行工作正突破传统边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新态势。古籍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转化”——既要以科技赋能传统出版,让古籍借助数字技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要以跨界思维拓展市场空间,将古籍与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等领域深度融合。
他举例,中州古籍出版社与顶端新闻联合打造的《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中英双语手绘动画,以“动画+图书+文创”模式,让传统节气文化跨越语言与媒介,向全球传播的中华文明。贵州人民出版社《情在贵州山水间》围绕“黄小西吃晚饭”,重点推介展示贵州旅游文化新形象。
贵州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钱海峰说,"期待通过深入的研讨交流和成果展示,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拓宽发行渠道,提升传播效能,共同促进文史图书与主题出版物更广泛地走向读者、服务社会。"
现场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期待通过深入的研讨交流和成果展示,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拓宽发行渠道,提升传播效能,共同促进文史图书与主题出版物更广泛地走向读者、服务社会。
研讨会上,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宏经代表中发协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就古籍发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古籍发行,本质上是“阅旧知新”的文化实践。它并非只是对旧籍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系统整理与现代传播,让尘封于故纸堆中的智慧重新焕发光彩。因此,古籍发行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更是一种以旧学启迪新知的创造性转化——它让经典走出高阁,融入现代阅读视野,成为每一位读者均可汲取的智慧源泉。
本次大会,既是聚焦市场前沿的图书盛会,更是关乎方向与未来的思想研讨会。“聚焦当下,我们既要保持清醒,认清挑战,更要敏锐地把握机遇,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推动主题出版物发行工作迈向新台阶。”贵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波说。
主题出版物研讨会上,参会的古籍社、书店代表、图书馆代表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与会嘉宾合影。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坚持内容为王,打造时代精品,这是发行的源头活水;要以用户思维,实现精准传播。善于将“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用生动故事、鲜活语言、新颖形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深化渠道融合,创新营销方式。加强线上线下协同,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补,构建私域流量池;要拥抱技术变革,拓展发行新领域。积极探索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选题策划、营销推广。
本次会议,中国书刊发行协会古籍发行工作委员还组织成员单位,走进遵义市图书馆、息烽县图书馆进行图书捐赠活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茜
来源:举了颗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