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老药,开启乳腺癌复发预防的新希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08:37 1

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尽管现代医学在早期治疗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许多患者在手术和辅助治疗后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期,但仍有约20%–30%的患者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出现复发和转移。这一“阴影”困扰着无数康复者。科学家们一直在追问:为什么明明已经“清除干净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尽管现代医学在早期治疗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许多患者在手术和辅助治疗后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期,但仍有约20%–30%的患者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出现复发和转移。这一“阴影”困扰着无数康复者。科学家们一直在追问:为什么明明已经“清除干净”的癌症,还会卷土重来?

答案可能藏在一类“沉睡的癌细胞”中。研究发现,一部分癌细胞在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后,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潜伏在骨髓或其他组织里,进入一种“休眠”状态。它们就像种子一样,安静地躲藏起来,等待某个契机再度苏醒,最终引发复发或转移。要想真正减少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就必须找到办法清除或控制这些“隐形的种子”。

老药新用

最近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研究团队把目光投向了两种早已应用于临床的老药——羟氯喹(HCQ)和依维莫司(EVE)。前者是治疗类风湿和红斑狼疮的常用药,后者则是一种已经被批准用于乳腺癌治疗的靶向药。科学家大胆设想:如果把这两种药物用于清除“休眠癌细胞”,是否能延缓甚至阻止乳腺癌的复发?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证实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无论是单独使用依维莫司,还是与羟氯喹联合,都能显著减少小鼠体内残留的休眠癌细胞数量,并延长它们不复发的时间。尤其是长期使用时,效果更加明显。换句话说,这些药物就像是“清仓行动”,能显著削减癌细胞“死灰复燃”的机会。

临床试验

动物实验的成功之后,研究团队启动了一项名为CLEVER的随机Ⅱ期临床试验。他们招募了53位乳腺癌幸存者,这些人在确诊5年内通过骨髓检查发现仍然带有休眠癌细胞。患者们被分成三组,分别接受羟氯喹、依维莫司,或两药联合治疗。

结果令人鼓舞。在中位42个月的随访后,三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即不复发的比例)分别为:羟氯喹组91.7%,依维莫司组92.9%,而联合用药组更是达到了100%。更重要的是,那些经过治疗后休眠癌细胞完全“清零”的患者,复发风险显著低于细胞依然存在的患者。这意味着,能否清除这些隐匿的细胞,很可能直接决定了复发的几率。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也给出了积极信号。绝大多数患者顺利完成了六个疗程的治疗,副作用可控,主要表现为轻到中度的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或血液学变化。只有极少数患者因较严重的副作用而提前停药。总体而言,这两款老药在新的用途上表现出了可接受的耐受性。

科学意义

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延续传统的“化疗”或“靶向疗法”,而是直接瞄准了最狡猾的敌人——休眠癌细胞。以往的辅助治疗更像是“广撒网”,可能让部分其实已经安全的患者也承受了不必要的副作用。而现在,随着骨髓检查等检测手段的应用,医生能更精准地挑出那些体内仍然残留“隐形细胞”的患者,再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清理”。这种策略有望减少复发,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

同时,研究还提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哪怕不能完全消灭所有休眠细胞,只要显著减少它们的数量,也能延长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这为未来的治疗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许我们不必追求“彻底清零”,而是通过持续削减,把癌症控制在长期不发作的状态。

参考文献:

DeMichele A, Clark A S, Shea E, et al. Targeting dormant tumor cells to prevent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2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5: 1-11.

来源:蔡绮纯肿瘤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