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0日-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盛大召开。大会以“规范诊疗 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全球最新抗肿瘤进展,彰显中国创新发展智慧。数年来,经过中国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的仿制药、生物类似药以高质量、高可及性、高可支付
编者按:2025年9月10日-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盛大召开。大会以“规范诊疗 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全球最新抗肿瘤进展,彰显中国创新发展智慧。数年来,经过中国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的仿制药、生物类似药以高质量、高可及性、高可支付性极大惠及了中国患者;中国的创新药物发展从过去的跟跑,到现在与国际前沿并跑、个别领域领跑,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抗肿瘤事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助力。会议现场,《肿瘤瞭望》特别采访CSCO候任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邀请他结合CSCO年会学术内容,畅谈中国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创新药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呈现中国抗肿瘤诊疗发展的蓬勃气象!
01
《肿瘤瞭望》:江教授您好,一年一度CSCO盛会于济南盛大召开。在此次CSCO大会上,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场面?
江泽飞 教授:此次CSCO盛会在济南胜利召开,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于金明理事长的精心安排。会上,我们听到了国际的声音,也听到了更多中国的原创研究。在全体大会中,我国知名的院士、专家分享了我国重要的学术进展;来自消化、呼吸、血液、乳腺、头颈、妇瘤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在各个专场中做了很好的报告;创新专场里,我国原研药品的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以及国际研究的中国队列数据展现风采。如此种种,生动体现了CSCO根植中国,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中国方案的行动目标。
02
《肿瘤瞭望》:您曾说过,我国创新药物的发展已经从跟跑、并跑,走向了领跑。如今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及出海方面的表现如何?
江泽飞 教授:回首20年前,我们的药物研发只是在跟跑;如今,我们能够与国际前沿做到并跑;在个别领域、个别产品上,我们达到了领跑的水平。我们能够融入到国际科学研究的大平台中,能够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圣加仑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CSCO学术年会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正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学术追求。
现在,我们不仅基于中国人群特点进行相关的研究设计,更进一步推进了创新药物可及性的提升。20年前,仅仅一种靶向药品的单月治疗费用就高达3万元,彼时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年收入才不到3万,一家人的收入还不够一个患者一个月使用。今天,我们有了更多临床可及、可支付的药品,原研药降价进入了医保,等效安全的生物类似药、仿制药更是带来了更好的可及性,惠及了更多中国肿瘤患者。
03
《肿瘤瞭望》: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的崛起极大纾解了国际原研药可及性差的困境。您如何评价我国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的发展现状?
江泽飞 教授:欧美、亚太地区,仿制药、生物类似药是普遍存在的,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近期我们与东南亚同行交流获悉,迄今为止他们使用曲妥珠单抗仍不能完全报销,有时因为经费原因只能持续治疗半年。甚至对于部分新辅助有效术后需要继续辅助治疗的患者,只能无奈地选择自费或放弃治疗。他们提及,在参加ASCO、ESMO、CSCO年会时,经常会听到免疫治疗等创新药品的发展与应用,但回国之后却只能可望不可及。因此,我常常想,我国有许多优秀的生物类似药,从国家监管部门出发,鼓励更多合格生物类似药、仿制药进入市场,让患者看得见、用的到,无疑对患者是有利的。
回想十余年前我们在国内调研曲妥珠单抗的应用情况时,诸如河北、河南、东北等很多地区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患病早期到晚期都无法实现药物可及,非常遗憾。只有让有限的医保资源惠及更多患者,才能让更多患者从长期治疗中真正获益。
04
《肿瘤瞭望》:在仿制药、生物类似药落地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对疗效或安全性产生质疑。为了更好落实国家政策,保障患者治疗效果,从个人角度而言,临床医生应如何纠正患者此方面的观念?
江泽飞 教授:患者的认知改变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正如我们的国产汽车、国产手机,二三十年前大家都推崇国际品牌,如今国产品牌已然是国际一流,大家切换到国产品牌也非常放心。所以,我们无需强调改变患者的观念,这种对原研药与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之间的认知鸿沟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的各个部门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品质一致,患者自然就会予以转换,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研发部门要确保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的质量,监管部门要避免不必要的状况发生,多种途径共同努力,才能让患者真正信任我们的产品,进而合理地取代原研。我个人认为,我们既不要一味地盲目信任进口品,毕竟进口品也来自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工厂;也不要随意地贬低国产品,如今很多产品都可以实现高质量地自我生产。以民族企业齐鲁制药为例,我曾到过他们的工厂参观,其设备和生产工艺达到了国际水平,所生产的诸多化学品、抗生素都远销海外,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打造了国际标准的品牌。因此,我特别希望国内企业生产与原研药同品质的产品,使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的临床应用符合国家政策设计的初衷,惠及更多患者。
来源:潮鞋客Ail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