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志凯站在菲律宾某国际论坛的讲台上,语气平静,眼神锐利。他没有咆哮,没有煽情,只是轻轻翻开一本泛黄的文件影印件——《巴黎条约》原文节选,然后抬头发问:“请问,在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菲律宾领土时,有没有把黄岩岛划进去?”
你敢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几十年来的南海争议谎言。
高志凯站在菲律宾某国际论坛的讲台上,语气平静,眼神锐利。他没有咆哮,没有煽情,只是轻轻翻开一本泛黄的文件影印件——《巴黎条约》原文节选,然后抬头发问:“请问,在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菲律宾领土时,有没有把黄岩岛划进去?”
没人回答。有人低头翻资料,有人眼神飘忽,还有人干脆装作没听见。
三分钟后,掌声响起。不是礼貌性的鼓掌,而是那种带着震撼、敬佩甚至羞愧的爆发式掌声。
为什么?
因为高志凯讲的不是立场,是**铁证如山的事实链**。他用三样东西,把“主权”这个抽象词,变成了可查、可验、可复制的数据拼图:**国际条约 + 历史地图 + 法律条款**。
### 一、地理边界早有定论?东经118度线,就是“红线”!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1898年,《巴黎条约》签订,西班牙把菲律宾群岛卖给美国,总价2000万美元。这笔买卖,白纸黑字写了范围——北纬7度到21度之间,西起东经118度线。
重点来了:**黄岩岛在哪?**
坐标清清楚楚:北纬15°08′,东经117°51′。
看到没?它在东经118度线以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法律上说,黄岩岛压根就不属于那次交易的“商品清单”。
这就好比你买二手房,合同写明“含厨房和阳台”,但人家储藏室根本不在产权范围内,你说你能霸占吗?
更绝的是,1900年美国陆军测绘局出的地图(现存华盛顿国家档案馆,编号RG77-34),直接把黄岩岛标在菲律宾版图之外,旁边还加了个小注:“属中国中沙群岛”。
这是谁画的?美国人自己画的!是当时的殖民者亲笔认证——这块礁子,不归你管。
试问,连当年的宗主国都承认不属于菲律宾,今天的后代凭啥跳出来争?
### 二、靠海近就能要地?那东京湾离海南才1000公里,日本是不是也能 claims 海南?
菲律宾一直挂在嘴边的说法是:“黄岩岛离我们苏比克湾只有126海里,地理上更近。”
听着好像有点道理?错!这是典型的“情感绑架逻辑”。
国际法认感情吗?不认。它认的是条约、历史和实际控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121条说得明明白白:**“岩礁不应拥有专属经济区。”**
啥意思?就是像黄岩岛这种涨潮时还能露头的小礁石,不能凭空产生200海里的资源权利。哪怕它贴着菲律宾鼻子底下,也不能因此获得主权。
再打个比方:你家隔壁老王天天在我家门口遛狗,能说我这房子是他家的吗?不能吧?距离≠所有权,这是常识。
更有意思的是,国际法院早在1962年就判过类似的案子——柬埔寨和泰国争柏威夏寺。当时泰国也说:“庙离我们更近!”结果法院根本不理这套,只看1904年的边界条约,最后判定归柬埔寨。
一样的剧本,不同的演员。菲律宾还在演“地理邻近”的老套剧情,殊不知台下观众早就看腻了。
### 三、中国人六百年前就在测黄岩岛?郭守敬:我比你们建国早多了!
说到历史证据,那就更扎心了。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搞“四海测验”的时候,是哪一年?**1279年**。
那时候欧洲还在中世纪黑暗时代,菲律宾群岛上的原住民连文字都没有,而中国已经派出科考队,跨越南海,对黄岩岛进行天文观测与地理定位。
这比菲律宾成为独立国家早了整整**600多年**!
什么叫“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管辖”?这就叫。
海南渔民代代相传的《更路簿》,更是活生生的航海日志。里面用海南方言写着:“自七洲洋至斯卡巴罗礁”,详细记录航线、水深、暗流、避风港……
这些不是官方文件,却是民间最真实的存在。就像祖辈留下的族谱,虽无公章,却最有说服力。
你以为这只是口头传说?不,美国国家档案馆里还存着一份1956年的文件(编号AAD-2837):美军想登黄岩岛做测量,特地向中国台湾当局申请许可,对方批准后才得以进入。
注意啊,是“申请”,不是“通报”。说明连美军都知道:这事得找中国点头才行。
### 四、自家地图都在打脸!60年代课本都不认,97年突然“发现”?
最尴尬的是什么?是自己人拆自家台。
来源:笑笑人生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