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埕口镇:红娘架虹桥,志愿美乡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22:26 1

摘要: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镇,有这样一群人,她们走村串户、牵线搭桥,用热情和爱心为农村青年搭建起爱情的桥梁;她们积极倡导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推动乡村婚俗变革;她们关爱弱势群体,让孤困儿童、空巢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她们就是“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为构筑心

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镇,有这样一群人,她们走村串户、牵线搭桥,用热情和爱心为农村青年搭建起爱情的桥梁;她们积极倡导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推动乡村婚俗变革;她们关爱弱势群体,让孤困儿童、空巢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她们就是“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为构筑心安埕口幸福家园而不懈努力的队伍。

组建队伍:选贤用能,夯实乡村家庭志愿服务基础

前些年,埕口镇婚恋问题比较突出,高额彩礼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也影响了乡村的社会风气与家庭和谐。同时,适婚青年缺乏可靠的社会渠道去广泛结识合适对象,信息闭塞进一步加剧了婚恋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20年6月,在镇妇联主席赵丙叶的带领下,埕口镇深入挖掘各村贤内助、热心人,组建了28支“乡村红娘”小分队,一支覆盖全镇的乡村婚恋服务网络初步形成。这些红娘大多是当地的村民,她们熟悉乡村情况,了解青年男女的需求,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人脉,为乡村青年牵线搭桥。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埕口镇还依托“乡村红娘议事会”形成跨村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更新单身青年档案。通过这种方式,红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单身青年的情况,为他们精准匹配合适的对象。截至目前,乡村红娘已累计为260余对新人提供了婚恋服务,其中157对新人成功缔结连理,为埕口镇的乡村家庭增添了许多幸福和欢乐。

树立新风:文明婚俗,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新时尚

在推进乡村婚恋服务的过程中,埕口镇“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发现,高额彩礼、婚俗陋习等问题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违背了婚姻的本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埕口镇打造了“喜事管家”志愿服务队,制定了《文明婚俗公约十条》,通过“红娘婚前劝导+新人公开承诺+村规民约约束”多维举措,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嫁观。红娘在为青年牵线搭桥的过程中,会主动向他们宣传文明婚俗的理念,引导他们摒弃高额彩礼、婚俗陋习等不良风气。同时,新人在结婚前需要公开承诺遵守《文明婚俗公约十条》,村规民约也对违反公约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约束。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埕口镇的文明婚俗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接受“低彩礼”或“零彩礼”的婚嫁方式。据统计,近三年来,埕口镇已有56对新人实现了“低彩礼”或“零彩礼”,每对新人平均节约婚嫁成本8万元,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让婚姻更加纯粹、更加幸福。 此外,埕口镇还组织宣传、民政、妇联等有关部门,成立了移风易俗监督团,坚决抵制恶俗婚闹等不雅行为。同时,通过培育“家风茶话会”等文明婚俗品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营造了文明、和谐、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

服务延伸:多元帮扶,彰显乡村社会人文关怀

除了在婚恋服务和文明婚俗方面发挥作用,“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还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将关爱弱势群体纳入到志愿服务的范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一)线上“搭桥”适龄青年 依托快手直播打造“埕口鹊桥”乡村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是埕口镇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举措。该平台建立了涵盖年龄、职业、婚恋观等维度的“青年信息库”,为单身青年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交友平台。同时,通过开展“爱在四季”主题联谊活动,将相亲场景延伸至果园采摘、非遗手作等乡土特色场景,让青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爱的温度。据统计,“埕口鹊桥”平台累计直播262场,促成线上配对56对,为许多农村青年解决了婚恋难题。

(二)护航孤困儿童成长 在关爱孤困儿童方面,“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成长护航”项目,实行“四个一”帮扶机制,即一名志愿者帮扶一名孤困儿童,每周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为孩子送一份礼物,每季度为孩子举办一次集体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志愿者们不仅为困境儿童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关爱和支持。据了解,“成长护航”项目已为困境儿童争取助学金3.2万元,帮助5名辍学少年重返校园。

(三)温暖空巢老人心田 对于空巢老人,“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幸福晚晴”项目,建立了“日常照料+节日关怀”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六个一”服务,即理一次发、扫一次屋、量一次血压、唠一次家常、做一顿饭、送一份礼。同时,建成5个村级“孝善食堂”,为独居老人提供免费餐食1.5万份,联合卫生院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在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还会举办“敬老宴”和文艺汇演,让独居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

(四)高度关注女性健康 “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还十分关注女性健康问题,开展了困境妇女“暖心守护”项目。联合镇卫生院及时开展“两癌筛查”,为农村妇女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面向农村重疾妇女,针对性建档立册并走访慰问,对口联系医生动态掌握病情,跟进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积极为困境妇女申请救助,解决经济难题。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保障了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五)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安全卫士”主题宣讲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开展活动62场次。针对农村常见的用电安全、用气安全、防溺水、防诈骗以及交通安全等隐患,组织志愿者或协调专业力量进村入户,通过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现场演示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自救技能。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构建平安乡村、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推动乡村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能够持续、高效地开展工作,埕口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

(一)开展专题培训 举办“乡村红娘训练营”,是“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团队参训率达100%,通过系统的培训,志愿者们不仅掌握了婚恋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还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埕口镇还设立了“红娘学堂”,邀请专业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开展《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沟通艺术》等专题培训26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二)建立奖励机制 与民政、爱心企业等共建“公益联盟”,设立“新风尚奖励基金”,是埕口镇激发志愿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对践行文明婚俗家庭给予积分兑换、优先评优等激励,形成了“做好事有好报”的正向循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志愿者的工作热情,也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新风建设的积极性。

(三)创新宣传方式 建立“1+28”乡村红娘网格,即将1个镇级中心站与28个村级联络点相结合,将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充分融入乡村网格工作,是埕口镇优化服务网络的重要举措。同时,创作《红娘日记》微视频系列,通过“田间调解”“婚礼现场”等真实故事展现服务成效,网络点击量超50万次,吸引了无棣县德正义工火萤小队23名青年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不仅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也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的实践,是埕口镇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她们以“小切口”阐述“大道理”,以“小故事”反映新时代,通过具体事例剖析展现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路办法成效。埕口镇将不断总结和推广“埕心埕意”乡村红娘志愿服务队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心安埕口幸福家园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上学的学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