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百科|草木中国:竹——劲节凌云 君子之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0:52 1

摘要:仲夏山林,百卉争荣,而竹独以“未出土时先有节”的姿态孕节而生。它不开繁花、不结硕果,却成为中国传统中被深度“人格化”到足以“比肩君子”的植物。根扎得深、心空得净、竿挺得直,枝枝节节皆与文人“虚心、坚节”的修为互证。从早期乐器到江南人家的竹筷,从《诗经》的“籊籊

竹——劲节凌云 君子之魂

仲夏山林,百卉争荣,而竹独以“未出土时先有节”的姿态孕节而生。它不开繁花、不结硕果,却成为中国传统中被深度“人格化”到足以“比肩君子”的植物。根扎得深、心空得净、竿挺得直,枝枝节节皆与文人“虚心、坚节”的修为互证。从早期乐器到江南人家的竹筷,从《诗经》的“籊籊竹竿”到苏轼的“不可居无竹”,竹将实用价值与精神象征熔铸于自身,成为贯穿中华文明的独特文化符号。

1

2

草木中国

文化溯源

先秦:礼乐之器

早在先秦时期,竹已深度融入先民的生产与精神生活,成为早期文明的重要载体。《周礼·春官》载“笙师掌教吹竽、笙、箫、管”,皆为竹制;乐器八音中,“竹”类乐器(箫、管、笛、篪等)直接取材于竹,构成了先秦雅乐的重要声部。竹简更是取代甲骨,使文字批量“移动”;郭店楚墓竹简、里耶秦简等考古发现,印证了“书于竹帛”的历史真实性,也让竹成为传承思想、记录文明的关键媒介。

汉魏:人格初赋

汉魏时期,文人开始将竹的自然特性与人格修养关联,为“竹喻君子”奠定基础。《礼记・礼器》最早以竹比德:“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到严寒而不凋”,将竹的“耐寒不凋”与君子的“坚守节操”相提并论;此后,东晋江逌在《竹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竹象征意义的挖掘,其笔下“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一句,不仅延续了对竹外在坚韧特性的关注,更深入竹的内在形态与特质:以“中空”之态隐喻士人“虚心悟道、谦冲自持”的修养,以“体圆质直”的形态象征对“天道”的尊崇与契合。将竹的自然属性与哲学层面的道德追求、精神境界深度结合,构建了后世竹文化的核心逻辑框架。

唐宋:诗画并盛

唐宋是竹文化的鼎盛期,诗词与书画双轨并行,让“竹为君子”的形象彻底定格。唐诗中咏竹之作逾千篇,白居易在《池上竹下作》中直言“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将竹视为修身的“导师”;苏轼更是将对竹的喜爱融入生活,“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让私家庭院植竹成为文人雅趣,也让竹的清雅特质深入人心。

绘画方面,五代南唐画家李坡的《风竹图》,以简练笔墨勾勒竹的动态,是目前可见最早的纯粹墨竹画作;北宋墨竹画家文同,其技法被表弟苏轼总结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理论,不仅奠定了墨竹画的创作理论,“胸有成竹”更成为流传至今的成语,将竹的“形”与文人的“意”完美融合。

明清:日用即道

明清时期,竹的文化内涵从文人雅趣延伸至市井生活,“实用”与“精神”在竹制品中达成统一。明清竹纸以竹浆为主要原料,纸质柔韧,广泛用于日常书写与印刷;江南“竹人”(竹刻艺人)以留青、浮雕、圆雕等技法,在笔筒、臂搁等小件上雕刻文人山水、诗词,让日常器物成为文化载体。同时,浙闽地区的“竹蒸笼”“竹盐釜”走进寻常百姓灶间,北方农家的竹筐、竹筛成为农耕必备工具,竹的“坚韧耐用”与“质朴天然”,让“君子之魂”从书卷中走出,融入烟火气十足的日常生活。

3

草木中国

文化印记

文学艺术

1.诗词

陆游的名句“但令有竹能医俗,何患无天可寄愁。”将竹子的高雅脱俗与士人对高尚品格和精神寄托的追求并列;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以竹的顽强生命力喻指不屈品格,成为近代励志教材引用率最高的植物诗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2.书画

“画竹”讲究“以形写神”,通过笔墨传递竹的“气骨”。 夏昶的墨竹“时称天下第一”并传播海外,“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海外诸国悬金争购”,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的声誉。赵孟頫还提出“写竹还应八法通”,把书法用笔融入竹枝撇叶。

实用价值

1.建筑

竹的力学性能优异,且生长周期短、碳足迹低,是天然的环保建材。云南傣族竹楼以竹为柱、梁、檩,架空结构适应湿热气候,通风防潮;海南船形屋以竹为骨架,外敷茅草,冬暖夏凉,是当地民居的独特形态。

2.食品

竹笋是竹的“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且低脂低糖,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地方特色美食中,浙西“遂昌烤笋”以炭火慢烤锁住鲜味,肉质紧实,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

草木中国

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

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是中国最大的竹林景区之一。这里竹林连绵不绝,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蜀南竹海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蕴含着丰富的竹文化,是体验竹韵、感受竹精神的绝佳去处。

中国大竹海

中国大竹海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中国著名的竹乡。这里竹林茂密,翠竹如海,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中国大竹海还是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地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这里竹林遍布,空气清新,是远离城市喧嚣、享受自然宁静的好地方。莫干山的竹海不仅景色优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探寻竹文化、领略竹韵的绝佳之地。

从上古乐器的悠远回响,到竹制笛箫的绵延承继;从苏轼“不可居无竹”的旷达,到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悲悯——竹以“虚心、劲节”贯通了器物与精神,把中国人的生活与理想镌刻进同一枚“竹简”。它告诉我们:成长最快的方式,是先向下扎根;姿态最高的生命,是心中留有空处。愿我们都能像竹,在风雨中节节向上,于虚怀里抱持天地。

内容来源: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浙江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长宁县人民政府、安吉县人民政府。

本文用于公益宣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完-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部分图片文字素材来源网络,旨在交流学习不做商用,侵删。

编辑:孙潇影

审核:郭妙如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