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解宗祠建设劳务费纠纷 瑞金市人民法院叶坪人民法庭用司法温情守护乡邻和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0:23 1

摘要:近日,瑞金市人民法院叶坪人民法庭(以下简称“叶坪法庭”)运用多元解纷机制,成功调解一起宗祠建设劳务合同纠纷案。此案不仅化解了同族宗亲间的心结,更以司法温情守护乡邻和睦。

巡回法庭进宗祠(图/受访单位提供)

近日,瑞金市人民法院叶坪人民法庭(以下简称“叶坪法庭”)运用多元解纷机制,成功调解一起宗祠建设劳务合同纠纷案。此案不仅化解了同族宗亲间的心结,更以司法温情守护乡邻和睦。

原告谢某与4名被告同为叶坪镇某村谢氏宗族成员。2018年年初,因旧宗祠老化,族内商议新建宗祠并成立理事会,4名被告任成员。鉴于谢某有建筑技能且为宗亲,理事会雇其负责主体工程建设。工程完工后,双方就施工质量及材料价格产生争议,多年未决,谢某遂起诉要求4名被告支付劳务费2万元。

承办法官意识到,此案背后是群体矛盾,简单判决可能加剧对立。于是,叶坪法庭将庭审“搬”至宗祠,借助地方环境缓解对立情绪,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为化解好宗祠建设劳务费纠纷,叶坪法庭联合瑞金市司法局叶坪司法所、叶坪镇政法轻骑队、某村村委会等力量,形成协同解纷合力。法庭及司法所工作人员解读法律权责,政法轻骑队队员和村委会干部缓和氛围、疏导情绪。虽首次调解因双方情绪激动未能成功,但为后续沟通奠定了基础。

庭审后,法官联合人民陪审员、调解员等组成的专项小组持续跟进,采用“背靠背”沟通,逐步厘清案件事实。人民陪审员熟悉当地建筑习俗和市场行情,便协助法官分析瓦面漏水原因,解读建材价格标准,帮助原告认识其施工方面的不足,让被告了解劳务成本合理范围。实质参审厘清争议焦点,以易懂语言传递法律原则,打破信息不对称隔阂,为和解搭建关键桥梁。

为维系好原、被告双方的宗亲情,承办法官以实质解纷为目标,在庭审后,多次邀请当事人及宗亲代表到法庭协商。最后一次调解,法官与调解小组耗时近3小时,充分倾听诉求,引导原告理解宗族建设的公益属性,自愿减免部分劳务费;帮助被告认可原告劳务付出,接受合理支付方案。最终双方达成和解,2万元未付劳务费中,1万元由理事会从募捐款项中支付,另外1万元由原告捐赠用于宗祠建设,并予以署名公示。

该案的妥善化解,不仅解决了矛盾纠纷,也维护了宗族团结,体现了该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践成效。瑞金市人民法院将依托“法庭+”多元解纷模式,针对农村宗族类纠纷特点,推动审判力量下沉、解纷资源整合、陪审职能实质化,力求案结事了人和。(毛远聪 郭鹏 魏雨欣 记者江国稳)

编辑:何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