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9日,“数字领航 智阅湖湘”——湖南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暨湖南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在该馆启动。记者发现,启动仪式上发布的《湖南图书馆2024年度阅读报告》及2025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展示了值得思考的新现象、新趋势。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邓菁岚 李曦 粟宇柔
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线下阅读人数不降反升?
数字化与图书馆的紧密结合,为湖南人的阅读生活打开了怎样的新天地?
4月19日,“数字领航 智阅湖湘”——湖南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暨湖南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在该馆启动。记者发现,启动仪式上发布的《湖南图书馆2024年度阅读报告》及2025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展示了值得思考的新现象、新趋势。
点“外卖”、沉浸式体验,线下读者持续增长
今年初,洛图科技发布的《中国电子纸平板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纸平板市场的全渠道销量为183.4万台,同比2023年增长49.1%。
数字阅读好处多多,不过,线下阅读独特的体验感、深阅读的收获感,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湖南图书馆几个核心数据的逐年增长,可印证这一点。
2024年,湖南图书馆到馆读者146.05万人次、有效持证读者36.16万人次、到馆参与活动读者556.59万人次。2023年,这3项数据分别为:144.6万人次、34.8万人次、525.4万人次。
“数字化阅读时代,图书馆的线下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湖南图书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姣凤与该馆AI馆员“湘湘”共同发布了阅读报告。她表示,虽然线下阅读非常重要,但图书馆要结合时代需求不断升级服务,才能满足读者的新需求,释放线下阅读效能。
分析2024年湖南图书馆线下阅读数据的增长缘由,近年来推出的两大创新点值得关注。
打造“网上书房”,即精神食粮版“饿了么”。2024年,湖南图书馆的网络借阅图书册次和人次,分别由2023年的8.5万册次、1.76万人次,上升到9.55万册次和4.36万人次。该馆2019年起开通的网上借阅服务平台“网上书房”,通过“免押金、电子证、线上借、送上门”,让读者网上借还图书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升级线下活动,由重“量”转为重“质”。近年来,该馆每年的线下活动基本为600余场,但2024年参与人次比2023年多了30多万。湖南图书馆建馆120周年学术会议上,单霁翔等文化大家围绕“文脉传承”开讲,线下读者爆满,线上474万人次观看。非遗市集,可做漆扇、烙画。传统文化雅集活动,可沉浸式感受古人的生活美学。众多高品质的文化活动大受读者欢迎。
此外,湖南图书馆自2020年启动的“藏书于民”项目让“闲置馆藏”充实“民间书房”,也有力增加了人们线下阅读的兴趣。目前,“藏书于民”藏书点有41个,藏书共有21万册,定期更换。仅2024年,藏书点的读者就有7万人次。
数字化,让珍贵资源与你常相见
“2024年度,数字资源下载总量达到139.75万次,在访问规模同比持平的态势下,下载量实现42%的显著增长。”湖南图书馆AI馆员“湘湘”为大家深入解读数据背后的阅读趋势。
湖南图书馆读者最喜欢的“PC端数据库TOP3”是中国知网、维普资讯、读秀搜索,最常用的“手机端数据库TOP3”是新语听书、掌阅、QQ阅读,高频次、碎片化的访问特征与移动端场景高度适配。
数字化不仅成为当代的阅读趋势,它的有效合理利用,更成为优秀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助推器。
今年2月“上岗”的湖南图书馆AI馆员“湘湘”,利用大数据模型为读者提供从咨询到借阅等一站式智慧服务。元宇宙虚拟图书馆带来虚实结合的全新体验,目前访问量2.1万人次。“湘阅通”全省借阅服务平台打破地域信息壁垒,让全省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目前,已有28家公共图书馆加入该平台,为全省读者办证10.27万张。
大量珍贵古籍是湖南图书馆的馆藏宝藏。仿真程度达95%,珍贵“古籍”可以捧着读;“实物展示+数字展项”的展览,让读者与古籍作者“对话”;依托馆藏古籍数字化资源,结合AI技术、实景演绎推出纪录片《典籍里的湖湘名人》,播出便登上优酷纪录片新榜榜首。科技与创意,让珍贵古籍文献从“深闺”走近大众。
今年该馆的世界读书日活动,也是科技感与传统味兼具。
如在重点推出的“AI创想”阅读嘉年华中,读者可以在AI互动体验区现场制作自己专属的声波明信片,还有渲染生成定制照片、实时体验花开美景等。行业专家主讲的AI阅读分享会,不仅会讲解前沿技术,还设置了体验感极强的人机共读、智能抢答环节。
而4月19日启动的“阅见湖湘”2025年经典阅读大赛将联动全省公共图书馆,系统梳理湖湘文化基因图谱。在“落花时节”读演剧场,《江南逢李龟年》等经典诗作的沉浸式互动表演,能让你更直观地感受作品背后的社会与人。“一本书的诞生”主题展览,则将为读者展示书籍的前世今生。
来源:湖南日报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