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崛起,燃油车大降价!现在是买燃油车的好时机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07:35 1

摘要:数据显示,2025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98.7万辆,同比增长12%,同期燃油车市场零售量为83.9万辆,同比仅微增0.35%。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国产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市场份额持续攀升,而传统燃油车则通过大幅降价寻求生存空间。

数据显示,2025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98.7万辆,同比增长12%,同期燃油车市场零售量为83.9万辆,同比仅微增0.35%。

面对这种局面,许多消费者陷入两难:是趁燃油车降价“抄底”,还是顺应趋势购买新能源车?

1. 降价幅度惊人

2025年燃油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价格“大跳水”。

部分豪华品牌燃油车降价幅度高达40%-50%,如路虎发现运动版从38.83万降至19.64万,几乎“腰斩”;

奔驰GLB从31.19万降到17.58万,甚至比许多国产SUV还便宜。

主流合资品牌也纷纷加入降价大军,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等车型起售价降至6-8万元区间。

2. 降价原因多元

燃油车大幅降价并非单一因素导致:

新能源车的冲击: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64.7%,对传统燃油车形成挤压。政策导向:新能源汽车享受购置税减免、绿牌特权等政策红利,而燃油车需承担15%的购置税+消费税+车船税,成本劣势明显。清理库存:面对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如未来将实施的国七标准),车企需要清理现有库存。技术迭代:新款车型搭载更多智能配置(如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老款燃油车竞争力自然下滑,只能通过降价维持市场吸引力。

3. 降价背后的“简配”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燃油车的降价伴随着配置精简。

例如,日产轩逸新增的“省心版”车型,前大灯变为卤素灯,取消了倒车影像、智能互联系统和8英寸中控屏等配置。

大众途锐“锐越版”则取消了前排座椅通风、抬头显示、车道保持辅助等舒适和安全配置。

对比维度燃油车新能源车购车成本当前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尤其豪华品牌降价幅度巨大。但需缴纳购置税(10%左右)。同级别车型定价通常高于燃油车,但免购置税。部分城市还有补贴。使用成本油费约0.6元/公里(年1.5万公里油费约8925元);年均保养费2000-4000元。家充约0.05元/公里(年电费约840元);年均保养费500-1000元。保值率3年平均保值率约65%(日系合资车型保值率相对更高,如丰田RAV4第三年约62%)。3年平均保值率约55%(但热门车型如特斯拉Model 3第五年保值率可达48%)。续航补能加油方便,续航稳定,不受温度影响,适合长途。续航受温度影响大(北方冬季实际续航可能打6折);充电虽便宜但耗时,高峰期可能排队。政策环境部分城市限行,牌照获取难且成本高(如上海牌照约9.5万)。多数城市不限行,绿牌易获取;享受购置税减免及可能的地方补贴。智能体验传统车企正积极“补课”,但与新势力相比仍有差距。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技术上通常更领先,支持OTA升级。

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下建议:

1. 这些情况下,购买燃油车可能更合适

经常跑长途:如果你的业务或生活需要频繁跨城、跨省出行,燃油车加油快、续航稳的优势非常明显。身处北方寒冷地区:在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冬季气温长期低于-10℃的地区,新能源车续航会大打折扣,充电速度也慢,燃油车更可靠。充电条件不便:如果你居住的老旧小区无法安装家用充电桩,且周边公共充电设施不足,购买新能源车的体验会大打折扣,燃油车更方便。非常看重保值率:如果你计划开三五年就换车,那么目前保值率相对更高的燃油车(尤其是日系合资品牌)可能是更经济的选择。追求极致性价比:想用更低预算体验传统豪华品牌,当前确是历史机遇。

选择燃油车时需注意:一些大幅降价的车型可能存在“简配”情况,需仔细对比配置表;

部分二线品牌或冷门车型,需关注其长期维修保养和品牌可持续性风险。

2. 这些情况下,购买新能源车可能更明智

主要城市通勤:日常活动半径在市区内,且有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新能源车的低使用成本优势能充分发挥。身处限牌城市:在北京、上海等需要摇号或拍牌的城市,新能源绿牌政策是巨大优势,能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年行驶里程长:如果你每年行驶里程超过1.2万甚至更高,节省的油费可以很快抵消乃至超过购车时的价差。热衷智能科技:如果你喜欢体验最新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功能,新能源车通常更有优势。

选择新能源车时需注意:重点关注电池技术、质保政策(如是否提供“三电”终身质保);了解家门口和公司周边的充电设施覆盖情况;购买保险时,保费可能略高于同价位燃油车。

3. 折中之选:插电混动(PHEV)/增程式(EREV)车型

如果你既想要新能源车的低油耗和政策优势,又担心纯电车的续航焦虑,插电混动或增程式车型或许是理想的“过渡方案”。

它们纯电续航通常可达150-200公里,能满足日常通勤(用电),长途出行时则用油,没有续航焦虑,综合油耗也很低。

国产新能源车的崛起确实引发了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地震,

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购车机遇。

“最好”的选择,不取决于市场,而取决于你自身的需求

若你充电方便、多在市区活动、喜欢科技体验,且不介意保值率,那么新能源车能为你带来更低的日常花费和更新的驾驶体验。若你经常长途奔袭、身处寒冷地区、充电不便,或者计划短期换车、看重残值,那么当前性价比极高的燃油车依然是可靠务实的选择。

最终建议:在决策前,务必亲自去试驾,

感受燃油车的发动机噪音、变速箱平顺性,

以及新能源车的加速性能、智能车机流畅度。

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知道哪种车更符合你的驾驶习惯和口味。

汽车市场的这场变革远未结束。无论是选择技术成熟的燃油车,还是拥抱趋势的新能源车,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才能做出不留遗憾的决定。

来源:馬尔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