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赣锋锂业,如何一夜封“王”又一夜入冬?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9:51 1

摘要:那一年,碳酸锂从5万元/吨一路飙到57万元/吨,涨幅1040%,秒杀深圳房价。

“锂价涨到天上去,锂矿抢到打起来。”

这不是段子,是2021年全球新能源赛道最真实的写照。

那一年,碳酸锂从5万元/吨一路飙到57万元/吨,涨幅1040%,秒杀深圳房价。

也是那一年,赣锋锂业(002460.SZ)市值冲破3000亿,创始人李良彬以545亿元身家登顶江西首富,江湖人称“锂王”。

然而,故事总有反转。

2024年报出炉,赣锋罕见出现20.74亿元年度亏损——这是其2010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红字”。

2025年半年报,公司再亏5.31亿元,股价较高点腰斩。

从“锂王”到“亏损王”,赣锋只用了一个周期。

4亿美元抢矿失败,却反手攒下8400万吨LCE“家底”

时间拨回2021年7月,阿根廷Salares盐湖拍卖现场。

宁德时代与赣锋旗下美洲锂业(Lithium Americas)贴身肉搏,最终美洲锂业以4亿美元报价截胡,宁德时代铩羽而归。

外界以为赣锋败走,实则暗度陈仓——早在2015年起,赣锋就开启“扫货模式”:

- 2015年,收购加拿大国际锂业17.4%股权;

- 2016年,入股爱尔兰Blackstair锂矿;

- 2017年,拿下阿根廷Mariana盐湖100%权益;

- 2021年,控股马里Goulamina锂辉石矿;

- 2022年,追加投资阿根廷PPG、PG、Puna三大盐湖。

……

截至目前,赣锋已在全球7国布局16处锂资源,合计权益储量8400万吨LCE,相当于国内总查明量的1/3,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用李良彬的话说:“手里有矿,心里不慌。”

技术“三箭齐发”:卤水+矿石+回收,全路径通吃

光有矿还不够,如何把锂“抠”出来才是硬核实力。

赣锋是全球唯一同时量产“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回收提锂”的企业:

1. 卤水提锂:阿根廷Mariana、PPG项目采用吸附+膜法,成本3–5万元/吨;

2. 矿石提锂:江西新余、四川达州基地用硫酸法+隧道窑,成本4–8万元/吨;

3. 回收提锂:江西赣州废旧电池回收产线,锂回收率>90%,成本6–9万元/吨。

赣锋已建及在建锂盐产能约35万吨LCE,产品线覆盖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金属锂等40余种,被业内戏称“锂元素周期表”。

技术底座+资源储备,让赣锋在2022年碳酸锂价格巅峰期净赚205亿元,毛利率高达56%,一时风光无两。

锂价雪崩,一年亏掉20亿

但周期就像过山车。

2023年起,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碳酸锂需求预期下调;与此同时,全球锂矿产能集中释放,供给由紧转松。

价格从57万元/吨自由落体至2025年6月的7万元/吨,跌幅87%。

赣锋虽自有矿产,但仍有40%左右锂精矿依赖外采,高价库存+低价产品形成“剪刀差”,2024全年亏损20.74亿元。

股价方面,赣锋A股从2022年高点160元跌至2025年9月的45元,市值蒸发2000亿,投资者“关灯吃面”。

显微镜下的自救:降本+提效+融资

面对寒冬,赣锋祭出“三件套”:

1. 提升自给率

2025年7月,赣锋以1.5亿美元收购荷兰Mali Lithium剩余40%股权,100%控股非洲最大Goulamina锂辉石矿。

一期50.6万吨锂精矿已于8月投产,二期扩至100万吨后,赣锋锂资源自给率将升至55%,外购高价矿压力骤降。

2. 盐湖“现金牛”

同月,赣锋宣布向阿根廷LAR公司提供不超过1.3亿美元融资,共同开发PPG、PG、Puna三大盐湖,合计规划产能15万吨LCE。

盐湖提锂现金成本仅3–5万元/吨,按当前7万元/吨报价仍有可观利润。

3. 港股“补血”

2025年8月,赣锋启动港股增发,拟募资25.42亿港元,其中60%用于偿还121.83亿元短期借款,剩余扩产及运营周转。

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58.55%,较2021年提升25个百分点;完成融资后,资产负债率有望回落至50%以内。

望远镜看未来:固态电池“第二曲线”

如果只说降本,赣锋与天齐、盛新并无二致。真正的差异化,藏在固态电池。

- 2016年,设立固态电池研发中心;

- 2017年,投资2.5亿元建成首条0.3GWh中试线;

- 2022年,电池级硫化锂(纯度≥99.9%)实现吨级量产,业内首家;

- 2024年,重庆两江新区20GWh固态电池基地开工,规划2026年投产;

- 2025年,与东风、赛力斯、特斯拉、宝马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能量密度320–550Wh/kg,循环>1200次。

赣锋在固态路线采用“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线并行,自研硫化锂、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及BMS,一体化程度全球最高。

应用场景方面,除乘用车外,赣锋已切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低空经济赛道,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天然适配。

储能端,赣锋旗下深圳易储、广东惠储2025年已签15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合计投资超250亿元,预计2026年起贡献营收。

按公司规划,到2028年,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收入占比将提升至50%,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锂价周期。

周期是锂企的“成人礼”

锂价上行时,所有玩家都是“锂王”;下行时,才能看出谁在裸泳。

赣锋锂业用8400万吨LCE资源、全球最低盐湖成本、固态电池全产业链,为自己写下“长期主义”注脚。

短期看,锂价仍处底部,公司负债高企,业绩承压;长期看,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固态电池产业化,赣锋有望穿越周期,再现“锂王”高光。

正如李良彬在2025年股东大会所言:“锂的60万元/吨我们见过,7万元/吨也见过,未来还可能再见到100万元/吨。关键是,在下一个高点来临前,你是否还活着,并且活得比别人更好。”

锂途漫漫,赣锋能否再度登顶?

时间会给答案。

来源:睿智的鄭蜀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