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本地实际,坚持创新导向,积极推动普法工作贴近基层、融入文化、依托阵地,全面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着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安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本地实际,坚持创新导向,积极推动普法工作贴近基层、融入文化、依托阵地,全面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着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动普法下沉,提升基层法治服务能力。各地聚焦群众法治需求,以接地气的方式推动普法宣传深入基层。怀宁县打造“乡村夜话普法”品牌,利用晚间休闲时间开展普法活动,以方言俗语讲解法律,结合“送戏下乡”发放实用普法物品,增强宣传亲和力。岳西县借力“村BA”赛事开展普法,通过现场设摊、有奖问答、播放法治短视频等方式,实现普法与文体活动深度融合。宿松县推行巡回送法下乡和“板凳普法会”,围绕土地承包、防诈骗等热点问题,以案例讲解和互动形式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
融合地方文化,打造特色法治宣传品牌。各地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法治元素与传统艺术、非遗文化有机融合。桐城市打造“巷子学法”新景象,通过法治文化墙绘,传播礼让、诚信等法治内涵。整合六尺巷及附属的中华礼让文化陈列馆、廉洁文化陈列馆等阵地,升级建设六尺巷法治文化街区。今年7月,由桐城市司法局打造的“桐城市法治文化展陈馆”建成开放,成为该街区的新看点。潜山市将法治题材融入黄梅戏,创排法治黄梅小戏,借助新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大观区、宜秀区、迎江区等地推动法治与非遗剪纸、微视频和微动漫创作结合,推出多部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并获得省级、国家级推广和展示。
建设法治阵地,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各地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法治宣传融入日常生活。太湖县结合夜游文化周开展普法活动,建设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步道等多种阵地,实现群众“身边见法、耳濡目染”。望江县深度融合“不越雷池”法治典故,打造法治警示教育馆、青少年法治教育馆等阵地集群,设立法治标牌300余处,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扩大宣传效应,推动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来源:安徽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