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东时间9月22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史上最具震撼力的合作:英伟达与OpenAI共同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芯片巨头将向AI领军企业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共同建设规模空前的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芯片巨头与AI领袖的这场千亿美元联姻,预示着一个由算力定义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美东时间9月22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史上最具震撼力的合作:英伟达与OpenAI共同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芯片巨头将向AI领军企业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共同建设规模空前的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这项合作的核心目标是部署至少10吉瓦(GW)的AI计算系统,这相当于400万至500万块英伟达GPU的算力容量,约等于英伟达今年的总出货量。
黄仁勋称其为“超级项目”,而萨姆·奥特曼则直言“一切始于算力”。这场交易不仅重塑了AI行业竞争格局,更揭示了算力作为未来经济基石的核心地位。
根据双方公布的协议,英伟达对OpenAI的1000亿美元投资将采用分阶段支付模式。首批100亿美元将在两家公司就OpenAI采购英伟达芯片达成最终协议后启动。
投资进程与算力部署直接挂钩:英伟达将根据每1GW算力基础设施的上线进度逐步追加投资。这种“算力即资本”的交易模式,将硬件、资金和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作为回报,英伟达将获得OpenAI的无投票权股权,但不构成控股地位。这种股权结构既保障了OpenAI的运营自主性,又让英伟达得以分享其未来成长红利。
首批1吉瓦容量的英伟达系统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上线,将采用英伟达即将推出的“Vera Rubin”平台。这一时间表显示出两家公司对技术路线图的清晰规划。
OpenAI的算力需求已达惊人程度。数据显示,OpenAI目前每周约有7亿人使用ChatGPT,巨大的用户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算力压力。奥特曼此前曾多次表示,算力不足已成为制约AI发展的核心瓶颈。
对英伟达而言,此举是其生态系统投资战略的延伸。近期,英伟达频频出手投资行业相关企业:9月18日宣布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并向英国数据中心初创公司Nscale投资约7亿美元。这些投资共同构筑了英伟达的算力霸权联盟。
美国银行分析认为,这一合作在未来可能为英伟达带来3000亿至5000亿美元的累计收入,相当于投资的3-5倍回报。如此惊人的回报预期,解释了英伟达为何愿意下此重注。
更深层次看,此举也是英伟达在AI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的防御性战略。随着OpenAI考虑自研芯片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崛起,英伟达需要通过资本纽带锁定最重要的客户。
英伟达与OpenAI的合作标志着AI产业进入新阶段。有专家指出海外项目已普遍达到120至150kW/柜的功率密度,且英伟达计划在2028年向600kW推进。这种技术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算力即资本”的新模式将重塑行业竞争规则。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加上之前OpenAI投资的甲骨文,巨头们正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构建闭环AI帝国生态。这种垂直整合的模式可能将其他竞争者边缘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也涉及技术路线图的深度协同。OpenAI将把英伟达作为“首选战略计算与网络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优化各自的技术发展蓝图。这种协同将确保英伟达硬件与OpenAI软件需求的高度匹配。
对于AI行业的中小参与者而言,这一合作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入场门槛。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规模空前的算力建设面临能源供给的严峻挑战。算力中心对供电要求极高,但绿色能源普遍存在“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问题。这意味着算力基础设施必须与新型储能系统结合发展。功耗密度不断提升也带来技术难题。海外更注重GPU的性能发挥,常配制冷机提供中温冷冻水,而国内受节能降耗驱动,供水温度较高,这可能限制部分算力设备的峰值性能。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美国在高端芯片、充沛资本和成熟电网支撑下,正快速占据主导优势。而国内市场通过“东数西算”、国产芯片、城市算力网等方式追赶,但面临组网挑战。
有专家预测,未来两三年,国内AIDC建设将保持每年40%以上的年增速,到2030年前后年增长率放缓至10%左右。虽然增长迅速,但与英伟达-OpenAI的10吉瓦目标相比,仍存在量级上的差距。
10吉瓦的电力容量,相当于纽约市的峰值用电需求;500万颗GPU,相当于英伟达今年全年的总出货量。这些数字勾勒出的不仅是一个技术项目,更是一座未来智能经济的基础设施雏形。
随着首期1吉瓦系统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我们将目睹一场由资本与算力双轮驱动的AI革命加速展开。英伟达不再仅仅是硬件供应商,OpenAI也不仅是算法创造者——两者的融合正催生一个全新的数字生态体系。
正如Requisite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Bryn Talkington所言:“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然后OpenAI再把钱交还给英伟达,这对黄仁勋来说将是非常良性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算力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资本,更是未来。
议
网友热议
@王舜Bliss(IP京):
黄仁勋和奥特曼这次把‘算力即权力’写在脸上了。10吉瓦相当于一个纽约市的用电需求,未来AI竞争直接升级成能源战争。小公司连入场券都摸不到了。……
@罗灿阳Crystal(IP沪):
英伟达投资1000亿,OpenAI再拿钱买英伟达芯片?这不就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进’吗!但仔细一想,英伟达锁定了最大客户,OpenAI解决了资金压力,双赢!
……
@兔叽纱fe(IP粤):
OpenAI嘴上说开源开放,身体却越来越靠近巨头闭环生态。微软、英伟达、甲骨文……以后AI基础设施全被几家垄断,创新会不会被扼杀?
@陈潇然Elita(IP吉):
10吉瓦的电力需求!欧美电网老化问题还没解决,AI数据中心又要抢能源。下次停电会不会是因为ChatGPT在训练新模型?
@日弥果核尔(IP贵):
国内华为昇腾芯片也在快速迭代,必须加快自主可控的算力建设!否则未来AI命脉全捏在别人手里,太被动了。
@KerwinLee(IPHK):
最后一条,
吃明年的瓜……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