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高炮609大队大队长的陈毓山团长,一直在37炮连蹲点。他深知,处于防空核心区的37炮连,装备落后,从朝鲜战场下来,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手中的“家伙”还是老样子。出路在哪?他思来想去,认准了“逆境中自强”这条路!
《燃烧的木棉花》第五章 金鼓响彻克太线(四)
这一天,美军的空袭也拉开了高炮支队入越的揭幕战。
作为高炮609大队大队长的陈毓山团长,一直在37炮连蹲点。他深知,处于防空核心区的37炮连,装备落后,从朝鲜战场下来,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手中的“家伙”还是老样子。出路在哪?他思来想去,认准了“逆境中自强”这条路!
“苦练出精兵,一切为打赢!”老团长在37炮连练兵动员会上,叫响了“练为战!”的口号。指导37炮连天天练基本功,练不同气象条件,练多种技战术,练实战作风,练战勤保障……让连队始终保持旺盛斗志、完备技能。
阵地上,练兵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作为预备炮手的晁成军和沈志华,炮位上的八个炮手,个个手把手对他俩轮番教习,让他们在每一个炮手位置有了实操的体验。更让两人兴奋的是对大炮“开膛破肚”,既知晓了大炮的构件功能,更能亲自参与组装,从里到外对大炮有了基本掌握。正如晁成军所说:“我这个‘预备炮手’应该是合格的。一旦战斗打响,无论哪一个炮位缺人我都可以顶上。”
指战员们等的正是这一天!
这天清晨,陈毓山团长走出卧室,一边洗漱一边望着天上,阳光透过密布的云层掉落大地,他看了看放在石台上的手表,六点多钟的太阳不应该是这个样子,预感到今天会有敌情,便简单擦了一把脸径直去了临空指挥所。
一通电话后,团里的几位主要领导、各营和37炮连的主官都来了,大家落座。陈团长开门见山,说:“今天的云层又厚又灰暗,很适合敌机隐蔽,我们更要警惕!敌机真来,今天就是第一仗!这一仗打得好或打不好,直接关系到越南人民信不信任我们,而且还会从我们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和我国军队的政治面貌和战斗威力,不打则已,一打就要狠狠地打痛它!虽然美军的飞机比抗美援朝时整整提高了一代性能,而我们的火炮还是那时的装备,但取胜的决心不能变!有人在议论,说我国把刚生产出来的‘65双37’火炮支援了越南,而我们手中的装备还是‘老37’。议论这些有意义吗?‘老37’就不打仗了?毛主席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而是掌握武器的人。’就看我们有没有决心,有没有志气!解放战争,‘小米加步枪’打败美式装备的800万蒋匪军;抗美援朝,‘手榴弹’打败‘原子弹’。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决心和意志力!我的看法是:‘老37’同样打胜仗!”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怎么打胜仗?”陈毓山团长接着说:“‘三不打’是常识,现在我们要做好‘头顶炸弹打飞机’的准备,以敢打必胜的信念顽强迎敌!在战术上,坚持近战,敢于拼刺刀,把敌机放到火力圈来打,直白点说,就是它不炸我不打,它炸我就打!”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陈团长最后问大家:“这样行不行?”
大家热烈响应,同声说出一个字:“行!”
“那就抓紧准备!”
陈毓山团长留在了37炮连临空指挥所,其他领导则回了山下基本指挥所。
阵地上,阿炳连长和孔代指导员正在对各项临战准备工作做最后的检查,陈团长走过来问:“我的两个‘见习战士’呢?”“他们在1班。”两人欲陪同团长过去被劝下,他自找来了。晁成军、沈志华见老团长走过来,忙上前迎候。
“你们在干什么?”陈团长问。
“在准备炮弹。”两人回答。
“可要注意安全。弹药、大炮和炮手同在一个阵地上,如遭敌机攻击,它一个机关炮扫射,甚至小小的钢珠弹掉进了阵地,引爆了弹药,后果不堪设想。”老团长讲过安全小常识,又问他俩:“面对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处理?”
沈志华一时语塞,晁成军胸有成竹:“用身体护住弹药,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钢珠弹扔出去。”
“说得对。弹药在身边,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两人仔细听着,有问必答。
“临战了,紧不紧张?”老团长问。
“紧张。”两人如实相告。
“炮手紧张,操炮动作会变形,直接影响对空作战效果。”
“怎么做才不会紧张呢?”两人问。
“接受实战考验。”这就是老团长要教给他俩的办法。还讲了自己在晋察冀任庄的一次对日作战中抱着炮弹装不上膛的经历,鼓励他们沉着应战。
陈毓山团长离开了1班,叫上孔代指导员,同他一起来到了设在另一小山岗的炮瞄雷达处,告诉他:“炮瞄雷达是阵地的千里眼,要时刻保障正常运转,这份责任就落在你的肩上。”
孔代指导员向团长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团长走了,孔代指导员留了下来。他爬上雷达车,向正在做排查工作的操控手传达老团长的“指示”,并同他们一起备好雷达车退出的通道和隐蔽点的伪装。
……
阵地上,各项实战准备工作悉数到位,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开火”号令下达的那一刻。
8时15分,阵地上的警报器“呜…呜…呜”地响了起来,全连指战员迅速站上炮位。陈毓山团长站上了临空指挥所前的一块高石上,观察着对空作战操作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他不允许战机丢失在细节上,伤亡发生在细故中。
片刻,发电机开动了,炮瞄雷达随之开机,雷达车厢里的扩音器播报着支队远程警戒雷达传来的空情实况:“30—28,130”“30—30,126”“30—32,120”……不一会,炮瞄雷达也捕捉到了敌机的波段,一个仅有圆珠笔尖大小的亮点在显示屏上闪现,方位角、射角、引信值等射击诸元开始直接播报:“30—35,080”“30—36,075”“30—37,070”……直至操控手语音播报:“东北方,中型敌机一架,高度4000,斜距离10000。”
陈毓山团长聚精会神地听着每一个数字,一听到语音播报,他大声命令:“跟踪好!”“是!”操控手回答。瞬间,显示屏上泛起一片绿色光雾,敌机的回波被遮蔽得无影无踪……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丢掉了目标,还预示着敌机将攻击炮瞄雷达,操控手不得不断电停机。
指挥仪失去目标坐标,气氛更加紧张。熊阿炳连长大声呼喊:“沉住气,没慌张!”陈毓山团长命令身旁测高手:“继续观测,一有情况马上播报!”孔代指导员急忙指挥驾驶员把雷达车开往隐蔽处……
关掉雷达并不等于脱离危险,敌机正是根据已经锁定的雷达坐标,发射极具反辐射功能的“百舌鸟”导弹……若雷达车在“绿色光雾”出现、“百舌鸟”导弹飞行的短短十几秒内,不能成功转移,必是车毁人亡。美军实施空袭时,往往先要毁掉防空雷达,让高炮阵地失去耳目,但这一次它失算了。导弹虽然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炮瞄雷达的原处,可并没有炸着它。
危难时刻,测高手凭着手中的测高器发现了敌情,大声报告:“东北方,敌机3架,高度4000米,斜距离25000米!”一度失去的目标再次出现,而且一架变成了三架,让陈毓山团长兴奋不已,但他仍沉稳地鼓励大家:“沉住气,莫着急!”炮瞄雷达躲过一劫,也重新开机了。就在他们同时报出:“3架敌机临空,高度3500米!”时,陈团长并没有即刻作出回应,仍手持望远镜紧紧盯住。就在敌机左右拉开,爬高,俯冲,打开弹舱的一刹那,陈毓山团长果断命令:“打!”全团12个连队同时开火了。条条火蛇在空域中交织,形成层层弹幕,把敌机“罩”在了弹雨中。最先出现的一架侦察机已经飞离,紧随其后的三架战斗轰炸机在集火攻击中阵型大乱,可随性投放的航弹仍雨点般落下……有多枚朝37炮连阵地坠落,头顶炸弹,给指战员们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决心和意志力经受着严酷的实战考验。作为“老炮手”的陈毓山团长,完全知道这群“新炮手”此时此刻处在什么样的心理、行为状态中。都是第一次对空作战,深知鼓舞士气的重要,他大声呼喊:“莫惊慌,沉住气,紧盯目标不移开,狠狠打!”……一枚航弹落在了临空指挥所和一班炮位间,机警的晁成军奋不顾身地扑住了弹药箱……二炮手负伤了,阿炳连长迅速补上了炮位……鲜血从陈毓山团长的脸上流了下来,他仍然稳如泰山地站在临空指挥所旁的那块大石山,手持望远镜观察着强大火力对敌机的围歼,兴奋地播报着战果:击中一架!又击中一架……阵地前的几棵木棉树,树树鲜花,激情燃烧,伴随“嗖嗖嗖”的炮击声舞动,为炮手们鼓劲加油。
这一仗,仅仅40秒!全团共发射100高炮弹40发、85炮弹300发、57炮弹460发、37炮弹2300发、高机弹1800发,取得了击落美军F—4C战斗轰炸机一架、击伤两架,击毙飞行员2名的辉煌战绩!
阵地上一片欢腾,个个相拥庆贺。陈毓山团长过来了,打着手势让大伙安静下来,他摸了一把脸上仍在流淌的血,没去管它,拉高了嗓门大声说:“今天的战斗是入越高炮部队打的第一仗,打下了第一架飞机,这份成绩是集体的荣誉!当然,没有众人拾柴,烧不出这把通天火!这里要特别表扬的是1班,是他们最后一个‘急促射’洞穿敌机,引爆了它!航弹落下,晁成军扑住了弹药箱,保护了弹药和阵地的安全;晁成军和沈志华不停地装填、输送联装弹夹供弹,保障了一班‘急促射’有足够的弹药。是孔代指导员和司机保住了炮瞄雷达,是炮瞄雷达和测高手保证了大炮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每一个炮手的英勇作战,更是阿炳连长的正确指挥,你们个个是功臣!我代表大队党委和全体指战员衷心感谢你们,向英雄的37炮连致敬!”
“向老团长致敬!”阿炳连长情不自禁地高呼:“是老团长教我们怎样打胜仗!”鲜血挂在老团长脸上,晁成军急忙拿着急救包去给他清创处理;责怪警卫员:“你怎么回事?”“他不让处理。当时去保护他,他把我推开。”警卫员一肚子委屈……阵地上群情激昂。
山下基本指挥所把红花、红绸送到了阵地上,老团长在给先进、模范戴上大红花的同时,还特地给1班37炮披上了红绸,阵地沉浸在喜庆欢乐中。
赫赫战功,声名远播。喜讯传到北京,中央军委立即电令嘉奖,还派出总参、总政首长亲赴边境接见支队领导和作战有功人员,转达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慰问。嘉奖令是:“出国作战第一炮,第一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打一仗进一步,争取更大胜利!”河内同样闻风而动,胡志明主席特地发来电函,颁授“一级国旗勋章”给高炮支队609大队;各大军事单位纷纷来电祝贺中国高炮部队“首战告捷”,越南国防部还特地颁令:授予中国高炮支队为“越南人民军防空军高射炮第一师”,并颁授军旗。充分表达了越南人民军防空军以中国高炮支队为榜样,同生死、同战斗的决心。国防部特地召开庆功会,祝捷慰问。
阵地上的喜庆在持续,阿炳连长放声领唱《团结就是力量》。唱罢,他说道:“同志们,我们早先备下的2号阵地就是为了今天胜利后的转移!眼下紧要任务就是把阵地转移过去!”“熊连长讲得好!”老团长应和着说:“狡兔还有三窟呀,美军在我们手上栽了跟斗,它一定会报复,一定会反扑!阵地转移越快越好。”连长、团长的意见高度统一,各班排迅速按照预案展开各项转移工作,同时做好了再战的准备。(未完待续)
来源:铁道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