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开泛黄的民国旧报纸,关于林徽因的花边新闻从未缺席,钱钟书那句“在所有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她为人最风流豪爽,她的丈夫最为驯良、最不碍事”的评价,更是像一记重锤,将这位才女的感情生活钉在了舆论的十字架上。
翻开泛黄的民国旧报纸,关于林徽因的花边新闻从未缺席,钱钟书那句“在所有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她为人最风流豪爽,她的丈夫最为驯良、最不碍事”的评价,更是像一记重锤,将这位才女的感情生活钉在了舆论的十字架上。
然而,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走进那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会发现所有的标签都太过单薄,根本装不下这个奇女子波澜壮阔的情感世界。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本就是一对好朋友,两家情谊深厚。
所以这也造就了梁思成和林徽因青梅竹马的情谊,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家人的支持下结伴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梁思成攻读建筑学,林徽因攻读美术学,其实林徽因也想学习建筑学,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不允许女子学习建筑,林徽因只能选择美术,选修了建筑。
那段求学的时光里,两人离家的年轻人互相依靠,相互鼓励,时光在流逝,爱意也在深深种下。
照片上林思成拉着林徽因的手,深情地望着林徽因,眼睛里都是爱,一个人爱另外一个人,眼神是不会骗人的。
1928年的春天,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完婚,婚礼上林徽因别出心裁地自己设计了婚纱,将传统中式元素融入西式剪裁,就像她对这段婚姻的态度——既要遵循世俗规范,又要保持自我本色。
婚后回国的日子里,林梁两人携手走过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
在山西佛光寺的考察中,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梁思成要攀着摇晃的梯子测量斗拱,林徽因则蹲在满是蝙蝠粪便的梁柱间绘制图纸。
有次梁思成不慎从梁上摔下,摔断了锁骨,却只是简单包扎后继续工作,这些共同经历的生死考验,远比风花雪月的情话更能坚固两人的感情。
但婚姻从来不是童话,当林徽因在建筑学界声名鹊起,甚至盖过梁思成时,外界的闲言碎语不断。
梁思成的好友费慰梅曾在日记中写道:"徽因的光芒太过耀眼,有时连思成也显得黯淡。"
但梁思成只是默默调整研究方向,全力支持妻子的事业,这份隐忍与成全,或许正是钱钟书那句评价背后的真相。
1920年10月,林徽因在房间里看书,突然听到楼下父亲喊她:“徽因,快下来,有客人来了”。
只见身着一袭白裙、高跟鞋,完全是优雅西方打扮的林徽因慢慢从楼上走下来,落落大方向对方伸出右手,“您好,我叫林徽因”。
而对面的客人被林徽因深深吸引,看到徽因伸手才缓过神来,“你好,我叫徐志摩”。
这便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从那以后徐志摩开始像疯了一般追求林徽因。
不过这会,徐志摩已有家室,还有个2岁的孩子,凭着林徽因的家教是不允许自己当第三者的,所以即便是被徐志摩的浪漫所感动,林徽因还是坚定的拒绝了他,后来和发小梁思成出国留学,也有着躲徐志摩的意思。
现存的徐志摩书信中,有一封写于1921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这样炽热的表白,哪个少女能不为之动容?但林徽因的回信却冷静克制:"我不是诗人,没有徐志摩那样的浪漫情怀。"
1922年,徐志摩为了林徽因与发妻张幼仪离婚,却只等来她的不辞而别。
多年后,林徽因在写给胡适的信中透露:"这几天思念志摩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变。"这种矛盾与挣扎,或许正是她对这段感情最好的注解。
后来,徐志摩意外离世,林徽因知道后,痛哭到昏迷,还拜托丈夫梁思成,从现场带回一块飞机碎片。
后来,这块飞机碎片陪伴林徽因一生,一直都挂在她卧室的墙上,时长24年。
金岳霖:灵魂伴侣的极致诠释1983年,彼时已经88岁金岳霖在接受采访时有些无精打采,但是在看到记者拿出的一张林徽因旧照时突然来了精神,边紧盯着照片,边像小孩一样求情到:“给我吧!”
1931年,金岳霖与林徽因相识北平,当时金岳霖搬到林徽因家隔壁,成为了他们"太太的客厅"的常客。
每当林徽因在学术上遇到难题,金岳霖总能给出独到的见解,而当金岳霖的哲学研究陷入困境,林徽因也会耐心倾听,提出建议。
时间长了,他像徐志摩一样,彻底被林徽因迷住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比起徐志摩一边爱,一边结婚生娃的举动,金岳霖要真心和理智的多,他没想过占有林徽因,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了林徽因一辈子。
知道自己爱上林徽因后,金岳霖就跟女朋友提出了分手,恢复单身后的他搬到林徽因的后院居住,还风趣地自称“择林而居”。
从1932年-1937年夏天,金岳霖一直都和林徽因夫妇住在一起。
这期间,无论是梁思成还是林徽因工作上遇到的难题,他们都会去请教金岳霖,甚至两口子吵架都得拉上金岳霖做和事佬,三个人的小日子过的也是有滋有味。
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那时林徽因肺病加重需要静养,金岳霖便搬到离梁家不远的地方,每天早上都会让人送来一缸新鲜牛奶,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林徽因去世。
据说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金岳霖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更是提笔写下流传至今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去世后,金岳霖变得很少出门社交,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晒太阳,比以前木讷很多,只有在林徽因生日的时候,才能跟朋友相聚,让自己多点人气。
连梁思成都说:“最爱林徽因的人是金岳霖,最懂她的人也是金岳霖。”
金岳霖守护了林徽因一辈子,他爱林徽因,却爱得很“君子”,发乎情,止乎礼义。
多年后,当有人问起他对林徽因的感情,他只是淡淡说:"我们一直是朋友。"这份克制与坚守,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爱情定义。
后来金岳霖离世,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处理了他的后事,把他和梁思成林徽因葬在同一处。这样在那边的世界,他们仨又是邻居了,也算是圆了金岳霖的一番心愿。
钱钟书的评价,看似犀利实则道尽了那个时代的无奈,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林徽因既无法完全挣脱婚姻的枷锁,又渴望自由的情感表达。
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或许我们不该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去评判,而是该怀着敬意,去理解这个奇女子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坚守。
毕竟,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谁又能说自己比她更清醒、更勇敢呢?
来源:怂小宝人物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