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与科技双向赋能!奕派科技与华为联手,2026 年智能出行新体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23:35 1

摘要:当智能汽车从 “概念探索” 迈入 “规模化落地” 阶段,行业竞争的核心已从单一硬件参数比拼,转向 “技术研发 + 制造品质 + 用户服务” 的全链条实力较量。近日,东风汽车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最新动态引发广泛关注 —— 双方高层会谈公开披露了合作车型的研发进展、测

当智能汽车从 “概念探索” 迈入 “规模化落地” 阶段,行业竞争的核心已从单一硬件参数比拼,转向 “技术研发 + 制造品质 + 用户服务” 的全链条实力较量。近日,东风汽车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最新动态引发广泛关注 —— 双方高层会谈公开披露了合作车型的研发进展、测试情况与上市计划。作为这场跨界合作的核心执行者,奕派科技正深度整合东风的整车制造优势与华为的智能技术成果,打造一款将于 2026 年推出的重磅车型,有望重新定义中高端智能汽车的产品标准,为消费者解锁全新智能出行体验。

合作的序幕于 2025 年 1 月正式拉开。当时,奕派科技旗下的东风奕派品牌与华为在深圳签署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DH 项目宣告启动。这一协议的核心是 “双向赋能”:东风汽车凭借数十年积累的整车研产供销服体系,为华为智能技术提供从研发到落地的全场景支撑,解决技术 “落地难” 问题;华为则发挥在云计算、AI、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东风汽车注入智能化基因,助力其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的全链条数字化升级。双方共同提出 “质智共生” 的合作理念,明确以中高端市场为切入点,打造兼具可靠性与科技感的智能汽车产品,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转型。

2025 年 3 月,合作进入渠道与服务体系的搭建阶段。东风奕派在武汉召开 DH 联合共创项目渠道经营启动会,明确以华为新零售体系为标杆,构建 “线上 + 线下” 一体化的渠道网络。线上端,搭建专属数字化平台,实现车型个性化定制、订单实时查询、售后服务在线预约等功能,用户可通过平台直接与研发团队沟通需求;线下端,在全国重点城市布局 “智能体验中心”,区别于传统 4S 店,体验中心以 “场景化交互” 为核心,设置家庭出行、商务通勤、户外探险等模拟场景,用户可在真实环境中体验智能驾驶的避障功能、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逻辑。同时,华为为渠道人员提供专项培训,内容涵盖智能技术原理、产品卖点解读、用户需求分析等,确保终端服务能精准传递产品价值。

2025 年 4 月,“东风乘用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的成立,为合作车型的量产提供了关键生产保障。该公司选址成都,不仅靠近西南地区的零部件供应链基地,降低物流成本,还能辐射西部新能源市场,具有战略意义。生产车间采用全球领先的智能化制造技术:焊接环节使用 6 轴机器人,车身焊接精度达 0.1 毫米;总装环节引入 AGV 无人搬运车,实现零部件精准配送;检测环节采用 3D 视觉检测系统,可自动识别车身外观缺陷与零部件装配误差。此外,车间还搭建了数字孪生系统,可实时模拟生产过程,提前预判生产风险,确保每一辆下线的车型都符合东风汽车的严苛品质标准。

2025 年 5 月,双方合作迎来技术深化的关键突破。东风汽车与华为在武汉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范围从前期的产品开发与渠道建设,拓展至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电动部件五大核心领域。更重要的是,双方宣布共建 “智能汽车联合创新实验室”,实验室聚焦四大前沿方向:一是车载软件平台研发,开发兼容多品牌、多车型的统一软件架构,解决行业软件碎片化问题;二是智能驾驶技术攻坚,优化多传感器融合算法,提升恶劣天气下的识别准确率;三是 AI 泛场景应用开发,将 AI 技术融入导航、娱乐、健康监测等场景,实现 “千人千面” 的智能服务;四是具身智能技术探索,研究车辆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的协同交互,打造全场景智能生态。实验室的成立,为合作车型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核心支撑,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

2025 年 6 月,DH 项目启动专项人才招聘,标志着项目从 “技术研发” 全面转向 “商业化落地”。此次招聘覆盖三大类岗位:智能技术研发岗,包括智驾算法工程师、车载软件开发工程师等,要求具备自动驾驶系统开发或车载系统适配经验;生产制造岗,包括智能制造工程师、质量管控专员等,需熟悉智能工厂的运营与管理;市场运营岗,包括产品经理、用户运营专员等,需了解智能汽车市场趋势与用户需求痛点。通过吸纳多领域专业人才,项目团队形成了 “研发 - 生产 - 营销” 的完整能力闭环,为 2026 年车型上市做好了人才储备。

在合作模式上,东风与华为的协作呈现出 “深度融合、同步推进” 的特点。不同于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的 “技术外包” 模式,双方成立了联合项目组,东风的整车工程师与华为的智能技术专家共同驻场办公,从产品定义阶段便深度参与。例如,在车型底盘调校过程中,华为智驾团队提供车辆动态控制需求,东风底盘工程师根据需求优化悬挂参数,确保智驾系统与底盘性能完美匹配;在智能座舱设计中,东风内饰团队结合用户坐姿数据,调整屏幕角度与按键布局,华为软件团队则根据布局优化交互逻辑,实现 “硬件与软件” 的无缝协同。这种同步研发模式,有效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避免了技术与制造的脱节。

近期,合作车型的测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验证车型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研发团队将车辆运往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试验基地,开启夏季高温测试。当地日间最高气温可达 70℃,对车辆的电池性能、空调系统、电子设备稳定性构成严峻考验。测试结果显示:电池在高温环境下连续行驶 4 小时,续航衰减率控制在 15% 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空调系统采用智能温控技术,可在 5 分钟内将车内温度从 70℃降至 26℃,且能耗较低;智能驾驶系统在强光照射下,仍能精准识别交通信号灯、行人与障碍物,未出现误判情况。针对测试中发现的细节问题,如中控屏在高温下反光轻微,研发团队已启动优化方案,确保车型上市后能适应不同地域的气候与路况。

与此同时,奕派科技通过 KOC 调研品鉴会深化用户共创。在第二期品鉴会上,邀请了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职业的 50 位用户代表,包括职场新人、家庭用户、长途通勤者等。用户代表近距离体验车型原型车,围绕外观设计、内饰材质、智能功能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有年轻用户希望增加车载游戏功能,缓解长途驾驶疲劳;有家庭用户建议优化儿童安全座椅接口设计,提升安装便捷性;有商务用户提出希望增加后排隐私玻璃与无线充电功率。研发团队现场记录每一条反馈,并承诺在后续优化中优先解决高频需求,让车型更贴合用户实际使用场景。

从企业实力来看,东风汽车的制造积淀与华为的技术优势形成了强大互补。东风汽车作为国内老牌车企,已构建起覆盖豪华、高端、主流市场的新能源品牌矩阵,此前推出的猛士 M817、岚图知音等车型,均以高品质获得市场认可;华为则在智能汽车领域积累了成熟的技术方案,2024 年乾崑智驾用户数突破 50 万,智驾总里程超 14 亿公里,技术可靠性与市场认可度已得到验证。双方的强强联合,让合作车型具备了 “制造可靠、技术领先” 的双重优势。

随着 2026 年上市日期的临近,奕派科技正加速推进车型的最终测试与生产筹备。这款集成东风与华为核心优势的智能汽车,不仅将成为奕派科技的旗舰产品,更将为智能汽车市场带来新的竞争维度。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将拥有一款 “央企品质 + 顶尖智能” 的新选择;对于行业而言,这种 “制造 + 科技” 的深度融合模式,或将成为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推动行业整体向更高质量的智能化转型,为用户创造更美好的智能出行生活。

来源:阿德潍坊567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