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晚,超强台风“桦加沙”携风带雨侵袭深圳,城市风急雨骤。面对这场今年最强的风雨考验,华强北街道闻“风”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争分夺秒转移危险区域人员。截至台风登陆前,已安全转移1098名群众,其中 138名建筑工人、临险居民等被妥善安置于街道应急
9月23日晚,超强台风“桦加沙”携风带雨侵袭深圳,城市风急雨骤。面对这场今年最强的风雨考验,华强北街道闻“风”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争分夺秒转移危险区域人员。截至台风登陆前,已安全转移1098名群众,其中 138名建筑工人、临险居民等被妥善安置于街道应急避难场所。
为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安全,华强北街道启用荔园小学(通新岭校区)、荔园小学(玮鹏校区)、深圳市外国语学校三处点位作为辖区应急避难点,第一时间向群众敞开大门,为市民群众筑起一处“安全港湾”。各点位不仅备足饮用水、泡面、牛奶等基础物资,更创新引入无人机、机器人等科技互动体验项目。在这里,科技与温情交织,风雨中的华强北用独特的方式书写出一篇守护民生的暖心篇章。
科技温暖风雨时光:无人机足球激战正酣
在荔园小学一间教室内,来自辖区鹏程低空企业的多台无人机“嗡嗡”升空,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化身敏捷的“足球选手”,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机足球赛。市民们操控手柄,眼睛紧紧盯着飞行器的轨迹,每一次精准的“进球”都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一旁的机器狗也不甘寂寞,主动“对话”、挥手问好,甚至跳起了小舞步,引来大人孩子阵阵笑声。科技的身影不仅点亮了避难空间,也驱散了风雨带来的阴霾。
保障生命安全是底线,但安抚好情绪、守护好心灵同样重要。华强北街道应急办负责人表示,“我们观察到,安置群众中有不少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长时间的等待容易产生焦虑。这次我们特意联动辖区科技企业,引入无人机足球、机器人等互动体验,就是希望用科技的力量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将被动避险转化为一段新奇、温暖的社区共融时光。”
健康关怀不缺席:防疫知识科普走进课堂
考虑到台风过后湿热天气易滋生蚊虫,辖区公卫中心在避难点同步开展“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知识问答活动。主持人一边提问,一边科普防疫知识,答对问题的市民可以领取驱蚊液、驱蚊贴等实用礼品,既传递了健康知识,也增强了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同时,来自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早早进驻各避难点现场,设立了临时医疗监测点。“阿姨,您的血压正常,放心好了!”一位医护人员轻声安抚着刚测量完血压的老人。他们不仅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基础医疗服务,还配备了常见的应急药品。这份触手可及的专业医疗保障,让临时避风港更添一份安心。
党群同心温暖守护:一杯姜汤一份陪伴
风雨之中,身穿红马甲的党员义工忙碌穿梭,为群众送上热水、整理床铺。橙马甲志愿者在教室一角开起“英语角”,带着孩子们玩起单词接龙游戏,稚嫩的发音和爽朗的笑声让临时的避风港洋溢着温暖。另一边,厨房飘来阵阵姜香——街道工作人员正熬制热乎乎的姜汤,一杯杯递到群众手中。
从党员志愿者的贴心服务,到科技企业的创新支援,再到健康知识的科普传播,华强北街道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安全,以科技赋能民生服务,在台风之夜打造出一个有温度、有笑声、有知识的避风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林敏儿
来源:深圳大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