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鲁西细菌战,死亡42.75万人,是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1.5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21:59 3

摘要:这年的8月,日军在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地区发动了一场针对平民的细菌战,代号“十八秋鲁西作战”。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日本昭和十八年。

这年的8月,日军在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地区发动了一场针对平民的细菌战,代号“十八秋鲁西作战”

这场细菌战,从8月开始,9月下旬日军内部发现多例霍乱感染者,到10月下旬日军为防止疫情在内部扩散宣布停止作战,一共造成中国平民42.75万人死亡

死亡人数是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1.5倍。细菌战还使得鲁西地区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无人区”

01 | 丧心病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随着苏联红军相继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中战胜德军,苏德战场形势迅速逆转,苏联红军完全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面对战场形势的转变,日军急需对苏联作战,然而日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常规兵力根本无法与苏军抗衡,在这种情况下,731部队的长官石井四郎提出了大量使用细菌武器对苏作战的构想。

再加上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需要投入更多兵力和战力,无法首尾两顾,这一构想迅速得到日军高层的认可。

但是在行动之前,日军需要一场细菌战实战来验证细菌武器的效力,以及考验日军在疫区的作战能力。

鲁西地区,就是日军选中的细菌战实验地。

鲁西地区,地处冀鲁豫三省交汇,是我党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日军曾经多次对这一带展开清剿行动,但收效甚微。

而且鲁西地区也是连接华北与山东的交通枢纽,日军占据了这里,就能保障日军在津浦铁路沿线重镇的安全,更能保证东北和华北日军的联系。

这些都让鲁西地区成为了日军要夺取的战略要地。

为了挽回战场上的颓势,日军在我们的国土上开始了丧心病狂的细菌战。

02 | 水淹鲁西

与在浙江衢州的细菌战采用空投鼠疫不同,日军在鲁西的作战采用了更加疯狂的方式。

水淹。

按照日军细菌部队的作战方案,他们会把细菌投放到河水中,然后挖开河堤,让河水带着细菌漫灌到沿河的村庄和县城。

鲁西地区

1943年8月,卫河流域普降大雨,导致河水水位上涨。

这就是日军等待的时机,一旦洪水泛滥,不仅可以顺势携带细菌传播到沿河周边地区,更可以淹没抗日根据地,杀害根据地抗日民众。

8月27日,驻扎在鲁西地区的日军第59师团第53旅团独立步兵第44大队前往卫河沿线决堤。

他们在临清县小焦家庄卫河西岸,决开了一个半米深,半米宽,五米长的大口,洪水朝西漫灌而下,瞬间冲垮了150多米的堤坝。

与此同时,在临清县尖冢镇附近的卫河北堤也被决开。

8月29日,在南馆陶以北5公里的卫河拐弯处,日军决开了一个4米长的口子,淹没了南馆陶方向长16公里,宽4公里的地方。

第59师团防疫给水班则将霍乱菌投放到洪水中,利用洪水蔓延,使之迅速扩散至附近村庄。

不仅在卫河,日军也在漳河、滏阳河等河大堤掘开放水,洪水一直蔓延到天津和北平。

霍乱菌随着洪水广泛扩散蔓延,鲁西、冀南地区人民群众死亡惨重。

当地老百姓纷纷开始剧烈呕吐排泄,个个严重脱水、骨瘦如柴,一人得病,全家甚至四邻都难以幸免。

许多村庄一天即死几十人,最多的一个村子总计死了600人。

有幸存者回忆说:

河水所到之处,人像麦秆一样倒下,早上发病,天黑前就死。

据日军战俘林茂美供述,霍乱患者“吐泻不止,抽搐成团如狗蜷缩而死”。

冠县至堂邑公路两侧“早死有人埋,晚死无人抬”,甚至出现人吃人惨剧。

临清村民刘锡文回忆:“十里范围全成无人区,野狗啃尸,草木高过房屋。”

03 | 出兵疫区

鲁西地区的霍乱爆发后,日军以山东境内第12军第59师团为主力,调配装甲兵、航空部、第32、35师团及伪军共3万余兵力,从南向北对冀鲁豫边区和冀南抗日根据地,实施讨伐战争。

9月中旬至下旬,日军以“抵抗试验”为由先后侵入临清市、馆陶、堂邑县一带,试验日军在散布霍乱地区作战的耐久力、抵抗力。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日军又以“蔓延霍乱”为目的,在聊城、堂邑、馆陶、临清、冠县等地,对百姓进行讨伐,迫使他们四处逃亡,同时继续调查霍乱细菌的效力。

10月上旬至10月20日,日军又发起以“掠夺物资”为主要目的的第三期作战,大举进攻莘县、范县、濮县、观城、大名一带。

除了继续驱赶感染上霍乱细菌的中国民众,还同时在疫区实行“三光”政策,大肆抢掠粮食、家畜等物资。

9月下旬,日军内部陆续发现有200多人感染霍乱。

为了避免疫情在部队内蔓延,1943年10月下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和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部长石井四郎联合下令,停止鲁西霍乱细菌战

根据战后缴获的日军秘密档案和战犯供述,从1943年8月下旬到10月下旬,短短两个月内,鲁西、冀南24个县的死亡人数是——42.75万。

这个数字,占当时该区域总人口的18.7%,比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还要多出12万。

在冠县、莘县等地,日军甚至制造出了一个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

04 | 揭露真相

日军刚开始在鲁西实施霍乱细菌战,石井四郎就发表报告,声称山东的霍乱是由北京传入的。

细菌战结束后,日军华北方面军又发布报告,声称山东的霍乱是自然发生,传播原因是中国人之间的互相感染。

甚至还大肆宣扬是日军防疫部队对遏制霍乱蔓延做出了巨大贡献。

鉴于当时中国处于战乱,对此次日军大规模霍乱细菌战并没有侦察,所以鲁西细菌战的真相就一直被尘封。

历史的真相可以被掩盖,但不会永远被尘封。

1993年的时候,从事中国地方革命史研究的崔维志,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档案里,发现了一段记录: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山东卫河流域曾发生一次大规模的霍乱,国人死亡甚重。

结合日军曾于40年代在湖南和浙江实施了细菌战,崔维志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另外一场针对中国人的细菌战。

此后,他先后到济南、聊城等地调研考察,前往全国多地采访曾经在山东战斗过的老战士。经过和日军战俘交代的口供做比对,崔维志印证了鲁西细菌战的事实。

2003年,崔维志的《鲁西细菌战大屠杀揭秘》一书出版,正式把这段被隐瞒的历史真相公布于世。

731部队,还有日军在华的其他许多细菌生化部队,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他们自知这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在战争结束前便销毁证据,隐藏身份,潜逃他国,头号战犯石井四郎还以假死来逃脱战争审判。

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被披露,日本侵华细菌部队的犯罪链条逐渐清晰,他们终究难逃历史的审判。

来源:上进的柑桔nl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