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当初在瑞安高铁站抱着亲妈哭到发抖的瑾汐,现在连直播时喊“家人们”都没几个人应了。上周那场化妆品带货,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她手里的口红涂了又卸、卸了又涂,屏幕上的在线人数却像漏了气的气球——9点还有3200人,10点剩2500,中午跌破2100,到下
谁能想到,当初在瑞安高铁站抱着亲妈哭到发抖的瑾汐,现在连直播时喊“家人们”都没几个人应了。上周那场化妆品带货,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她手里的口红涂了又卸、卸了又涂,屏幕上的在线人数却像漏了气的气球——9点还有3200人,10点剩2500,中午跌破2100,到下午2点只剩1400。更扎眼的是销售排名,从一开始的美妆区第3,一路滑到45,7个小时连全平台前100都没摸着边。
半年前可不是这样。今年4月,瑾汐通过“团圆行动”找到温州的亲生父母,瑞安警方的记录里还写着,老陈夫妇带着二十多个亲戚举着“欢迎女儿回家”的横幅,在高铁站等了整整两小时。见面时亲妈把红包往她口袋里塞,二姐从塞尔维亚赶回来,手里拎着的名牌包据说能抵普通人几个月工资,大姐更直接,当场就说“意大利的餐厅我先不管了,回来陪你”。那段时间,三姐妹随便开个直播,在线人数都能破10万,评论区全是“心疼单亲妈妈”“支持一家人”的话。
瑾汐总说自己“一个人带三个儿子不容易”,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第一次带货时,粉丝几乎是闭眼买,有阿姨连自己不用的护肤品都下单,说“帮孩子一把”。尝到甜头后,她们很快注册了“三哈电商公司”,大姐干脆和丈夫分居,在国内待了三个多月,二姐更彻底,直接说“塞尔维亚的生意不做了,专心搞直播”。那时谁都觉得,这家人靠着寻亲的热度,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可谁也没料到,流量凉得比想象中快,更让人意外的是背后的股权问题。有细心的粉丝查了工商信息,发现作为流量核心的瑾汐,在公司里居然只占20%的股份。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炸了锅,有老粉说“当初我们是冲你才买的,现在合着你只是个幌子?”还有人翻出瑾汐刚认亲时的视频,那时她亲妈给她戴的金手镯,镜头特写给了三秒,现在直播时却总说“家里条件一般,全靠大家支持”,前后反差让不少人心里不是滋味。
其实粉丝的离开早有苗头。三姐妹的普通话一直是硬伤,说话总带着刻意的软糯腔调,一句“这款面霜保湿效果好”,能拐好几个弯,听着既不清楚又不舒服。有粉丝私信提醒瑾汐“改改说话方式”,甚至有人录了她半年前和现在的直播片段对比,发现她半点没改。更让人失望的是内容,四个四十岁的人,镜头前不是装傻撒娇,就是嘻嘻哈哈打闹,闲下来也不学才艺、不研究产品,连基本的护肤知识都讲不明白。
今年暑假更过分,两个月里发的12条视频,10条都是在外面吃吃喝喝——去意大利陪儿子,在景区打卡拍照,唯独没一条是和带货、提升自己相关的。有老粉留言“我们不是来看你旅游的”,得到的回复却是“陪孩子怎么了?”,这份敷衍让不少人彻底取关。
反观同样是寻亲博主的杨妞花,被拐26年找回家后,一边带货一边还在帮其他家庭寻亲,去年还协助警方抓了人贩子;还有开杂货店的刘洪海,四年发了上万条寻人视频,粉丝超20万却从没带过货。对比之下,瑾汐一家的操作更显刺眼——当初靠亲情赚来的信任,好像渐渐变成了换流量的工具。
有人说,寻亲带来的流量是“善意流量”,网友愿意支持,是因为心疼那份分离的苦、团圆的暖,可这份善意不是无限的。瑾汐手里的牌本来是好的:有亲情做底色,有粉丝的信任,可偏偏把心思放在了急着变现、分利益上。20%的股权或许只是表象,真正让粉丝离开的,是那份“把亲情当筹码”的贪心。
现在再看瑾汐的直播间,评论区里“恨铁不成钢”的声音少了,更多的是沉默。其实不止她,现在不少寻亲博主都面临“变现还是守初心”的选择。只是大家别忘了,流量就像沙子,攥得越紧漏得越快,唯有真诚和敬畏,才能留住人心。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你关注的寻亲博主开始带货,你更在意他的初心,还是产品本身?你觉得亲情和流量之间,该怎么平衡?评论区里,不妨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