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档口,有网友就发现,在9月初,横店就暗戳戳的已经和韩国的公司展开合作了,这网友们肯定不乐意了,都跑到横店的评论区要求立即和韩国停止合作,但是横店的态度也很模糊,这下遭到了网友们的疯狂投诉。
[熊猫]这几天国内网友因为全智贤辱华的电视剧闹得沸沸扬扬的,全智贤这边代言和广告更是掉了一大堆。
在这个档口,有网友就发现,在9月初,横店就暗戳戳的已经和韩国的公司展开合作了,这网友们肯定不乐意了,都跑到横店的评论区要求立即和韩国停止合作,但是横店的态度也很模糊,这下遭到了网友们的疯狂投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横店和韩国的合作项目最后到底怎么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今年7月,一份与韩国公司的合作备忘录悄然签订,紧接着,9月9日,与韩方CocoMedia的战略合作协议也被韩国媒体曝光,中国横店市场向韩方开放横店拍摄场景,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复刻的紫禁城还是大唐的街景,都可以成为他们镜头下的背景。
而且合作远不止于此,双方还要合拍中韩电视剧和短剧,甚至连韩国演员来华的通道都想好了,通过“横店学院”进行培训,帮他们拿到在中国合法演艺的许可,这一系列行为在官方口径中,都是为了“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官方想的是中国共赢。
可是这个合作却在网友眼里却变了味,大家看到的不是“交流”,而是“引狼入室”,并且韩国就是“偷”惯了,什么都从中国“偷”,还美其名曰是在“借鉴”,甚至大多时候,就连借鉴也不说,直接拿来就用。
而韩国影视最擅长的就是拿来就用!如果真让他们来横店拍摄,利用我们现成的宫殿楼阁,拍出一部部所谓的古装大剧,然后向海外输出,这不就让不明就里的观众误以为这些都是他们的文化遗产?
更让网友警惕的,韩国将中国的热门网文IP买走,再进行本土化“魔改”,然后再大摇大摆地回到中国实地取景拍摄,最终包装成一部纯正的韩剧向全球发售,这不就是在明摆着掏空我们文化内核,再回来利用我们场景吗!
不仅如此,韩国媒体还用“东洋好莱坞”来称呼横店,这个称呼也太奇怪了,横店是中国的,为什么要模糊中国,它试图用一个泛地域化的概念来取代,这更加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
这肯定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在网友看来,这套操作手法简直太熟悉了,韩国长久以来就惯用“东洋风”这个标签,来模糊那些源自中国的文化元素,从汉服到春节都是这样,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挪用让网友们的神经高度紧张。
这种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韩国有人学了我们的京剧变脸,回国后就宣传成自己的传统技艺,还有韩国综艺里公然将“甩铁花”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注为本国的传统烟火表演。
之前的种种行为都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一旦合作的大门敞开,未来可能就是韩方利用他们强大的全球影响力,像借助男团女团的粉丝效应,再反过头来指责“中国电视剧抄袭韩国文化”,场景可以共享,但文化主权,我们一步也不能退让。
就拿近期几部韩剧争议性的内容来说,它让抽象的文化焦虑,转化成了具体的、有组织的抵制行动,9月10日,全智贤主演并挂名“创意总监”的韩剧《暴风圈》开播,剧中反派角色清一色说中文,台词中还出现了“中国偏好战争”等刺耳内容,甚至将中国大连市描绘成一片贫民窟。
前脚全智贤的电视剧涉嫌辱华,后脚林允儿主演的《暴君的主厨》则被扒出篡改明朝历史,剧中竟有明朝使臣向朝鲜国王下跪的荒谬情节,这些内容不再是捕风捉影的猜测,而是实实在在的冒犯,连官方媒体《人民文娱》都下场发文,批评这种“海外剧夹带私货”的行为。
韩国接二连三在恶意抹黑中国,国内的舆论也越来越大,这时候商业品牌的嗅觉最灵敏,奢侈品牌LV等火速在中国各大社交平台,删除或隐藏了所有与全智贤相关的宣传物料,这也说明市场和资本都在规避风险。
国内网友们的行动则更为直接和猛烈,愤怒的网友们不再满足于在横店官方账号下留言抨击,而是发起了一场有组织、有目标的“接力举报”,他们向相关部门大量的举报,而且诉求非常明确,要求横店立即停止与韩方合作,保护中国的文化主权,并且“限韩令”也不能停。
面对这么大的舆论,横店官方的回应却显得有些“傲慢”,9月14日,他们表示国际文化交流是重要途径,合作早都已经敲定了,但是声明里边也没有说和韩国取消合作,也没有和韩国继续合作,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态度,但是这种模糊态度在网友们看来就是还要和韩国合作。
横店的这个态度让大部分网友更加愤怒,都决定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继续拨打横店当地12345的市长热线,还要团结起来,不停地向有关部门投诉。
更有网友觉得,如果横店还是要坚持和韩国合作,那就是主动为韩国剽窃中国文化打开大门,要坚决抵制和谴责横店影视城,以后只要是横店拍的戏,抵制就行了!
目前网友们的举报还在进行中,横店影视城现在也没有对和韩国合作的事情进行专门回应,但是小编也希望,横店影视城能及时止损,不要把我们的文化让给其他国家,一个国家的文化才是这个国家的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拿国家的文化来赚钱!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