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人大:永葆赶考状态 增强赶考能力 交出人大代表履职的精彩答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20:02 1

摘要:9月19日,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会在泰州召开,会议总结泰州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工作试点经验,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制度机制,扎实推动此项工作全面开展,不断激发代表履职动能、提升人大工作质效。

9月19日,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会在泰州召开,会议总结泰州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工作试点经验,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制度机制,扎实推动此项工作全面开展,不断激发代表履职动能、提升人大工作质效。

会上,靖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卫东作了交流发言。

永葆赶考状态 增强赶考能力

交出人大代表履职的精彩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报告履职情况是人大代表新时代赶考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在省、泰州市人大的科学指导和靖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对此项工作做了积极探索。目前,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泰州市代表57位,已报告43位;靖江市代表264位,已报告226位;镇代表597位,已报告512位,明年上半年可圆满收官。

贯穿一条主线,奏响赶考最强音

坚定政治站位。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为统领,将代表报告履职情况作为检验代表履职成效的重要抓手。靖江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新修改的代表法,专题研究出台指导意见,定期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专题汇报,确保此项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深化人大领域改革,配备镇街人大兼职副主席(副主任),配齐人大秘书,设置“党政和人大办公室”,实现全覆盖。每年安排代表履职、培训、体检经费“三个100万”,提供必要的履职保障。市人大常委会高位推进,常委会组成人员示范带头,引领广大代表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增强“我要报告”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激发内生动能。组织代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和人大工作的殷殷嘱托,开设代表讲坛61期(其中云讲坛9期),激发代表挑大梁、勇争先的内生动力。年初制定履职菜单,组织代表点单下单,保障闭会期间代表执行职务不少于15天,履职效能不断提升。升级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全面拓展代表履职空间,深化“亮身份、守承诺、作表率”行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让代表答卷时胸有成竹、言之有物。“创设五级人大代表联动履职机制,形成倍增效应”等特色做法被全国人大网站、内刊推介。同时,通过“江苏数字人大”和“靖江云上人大”民意直通车,广泛宣传、有序发动,提高选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激发选民监督热情,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具化三项规范,答好时代新考卷

规范组织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报告履职情况办法,制订流程图,列出时间表,一人一计划、一场一方案,不断提升报告履职情况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明确报告主体是全体人大代表,分层分级报告;明确每半年集中报告一批次的安排;明确“述职—评议—反馈—改进”的基本流程;明确各镇(街道)村(居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代表“家站点”等作为报告的主要场所;明确各镇街人大主席团(工委)具体实施。通过同题竞答、考出水平,增强代表的任务感、仪式感和荣誉感,保障这项法律规定落到实处。

规范答卷内容。设计报告模板,要求按“50%谈成绩、20%谈不足、30%谈改进思路”的比例撰写。呼应“时代之问”,聚焦落实代表履职的政治要求和法定要求,排出审议、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任务,制定代表履职清单。呼应“人民之问”,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领域的急难愁盼,纳入协商、议事、建议、督办等议题,制定民生诉求清单。两张清单相互耦合、动态衔接,以诉求引导履职,以成效反馈办理,确保承诺目标与选民意愿高度契合。

规范“考官”构成。各选区结合代表履职方向,采用“选区推荐+选民自荐”方式,每场参与选民不少于30人。兼顾广泛性与专业性,50%为一线群众,涵盖工人、农民、社区工作者等,确保基层声音充分传递;30%为与代表专业领域、行业属性相关的人员,专业对口评价,强化针对性和靶向性;20%为新业态、新社会组织的年轻选民,以活跃思维为评价注入新视角。目前,选民现场参与达1.2万人次,线上参与近10万人次。

坚持四用标准,考出人民满意度

用选民认可的方式报告履职。在“固流程、讲规范”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方便参与的需求来优化安排。时间上结合农闲、工余、休息日灵活错峰;地点上升级58个代表“家站点”,拓展6大领域27个高质量发展观察点,打造“车间议事会”“生态直播间”等特色场景,用数智赋能新“船”奇、江豚逐浪新画卷,让履职成效更加可观可感;形式上融合口头书面、图文视频、线下线上等多元手段,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富有吸引力,让履职报告更超“期望值”,突破加分项。

用选民接受的语言阐述主张。在“说清楚、讲明白”的基础上,创新推行“数据+故事+对比”三维表达法提质升级。鼓励代表以“旺稼孃孃”“上六伯伯”的亲切身份,讲“家乡话”“大白话”,打破语言壁垒。用“每人每年走访10—15户选民、推动办成1件小事”的硬核数据,“外国语学校最美校园路”的前后对比,“莲沁苑社区‘智’理有‘数’”的案例讲述,实现情感共鸣、场景还原,让选民从“听报告”中“感成效”,打造高分项。

用选民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在“走下去、请进来”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交友—交心”,让选民表达真实意愿。以“千名代表进万家、万名群众来人大”,实现联系全方位、沟通无障碍;以“枝叶关情 您呼我应”主题活动,构建快速响应链,对小微诉求“闻呼而动”;以“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良策”,将500余条建议、6期简报转化为发展实招,将“听民意”的过程升级为“聚民智”的实践,挖掘潜力分。

用选民信服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办实事、解难题”的基础上,依靠全流程闭环管理,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结果”。多层次督办议案建议、民生实事,深耕“骥江问政”专题监督,从单一问题延伸到同类治理,推动易地新建斜桥中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年度新增一千个停车位,解决老城区停车难;优化跨江公交,联动澄靖两地产业协同,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冲刺满分项。

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纵深推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广大代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持续接受人民的检验,勇担时代重任,交出优异答卷,为高扬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东线第一帆”,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张 颖 杨 洋

审核:宗爱兵 左朝勇

来源:泰州人大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