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沙的夜空又被火光点亮,手机推送跳出“玻利维亚跟以色列断交”那一刻,我直接坐直了——拉美国家也掀桌子,这戏码真没见过。
加沙的夜空又被火光点亮,手机推送跳出“玻利维亚跟以色列断交”那一刻,我直接坐直了——拉美国家也掀桌子,这戏码真没见过。
先别急着喊“热闹”。
断交不是拉黑好友,哥伦比亚、智利、玻利维亚把大使一把扯回国,等于当面甩耳光。
同一天,联合国大会121票硬怼14票,要求以色列立刻停火,中国名字出现在赞成栏,阿拉伯国家排队握手。
票型一出,加沙废墟里180万流离的人里,有4600名儿童再也看不到结果,数字冷得像钢板,却烫得人心口发疼。
我盯着屏幕想,到底哪根弦崩了?
答案其实不复杂: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已经142个,占联合国七成三,巴巴多斯、牙买加这些加勒比小岛也凑热闹,地图上一小点,投票时一票不少。
朋友圈式的“集体@”让以色列外交窗口瞬间缩小。
更难受的是钱袋子——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连夜甩卖以色列债券,土耳其直接掐断军火和技术,南非又把诉状递到国际刑事法院,连环拳打得一向强硬的以方发言人语速都乱了。
美国那边更尴尬。30城百万人上街,民主党内部直播吵架,中东基地78次被炸创20年记录,拜登一边否决安理会停火,一边还得给国内选民递话:我们支持以色列,但不想流血。
这话说完,估计自己都不信。
中国这次没只喊口号。
特使跑完以色列跑巴勒斯坦,500万美元现汇先打款,1500吨物资跟在后面装船,G20会场硬塞一个巴勒斯坦特别议程,金砖扩员后第一次发联合声明就是巴以。
北京还攒了阿拉伯-伊斯兰外长团,签完《北京联合声明》集体合影,镜头里每个人脸上写着同一行字:不能再拖了。
有人问我,这些外交秀到底管不管用?
我回他:看古特雷斯。
老爷子罕见启动《联合国宪章》第99条,等于按下紧急铃,说明常规操作已经救不了场。
安理会2712号决议第一次把“人道暂停”写进纸面,虽然没写停火,但“暂停”两字能让救援车先开进去,孩子先喝上一口水。
更狠的还在后面。
联大接下来要表决巴勒斯坦“正式会员国”资格,现在观察员身份升级成“上桌吃饭”,以色列和美国铁定投反对,可只要三分之二赞成就能通过,142张承认票已经提前摆好。
一旦升级,以色列再动手就是打联合国脸,国际制裁会从警告变成细则,银行、航运、技术一条一条卡脖子,那时候才是真疼。
写到这儿,手机又震,推送写着:加沙一家五口在废墟下被挖出,最小的才三个月。
我手指停在屏幕上方,忽然明白,所有外交数字、投票、声明,最终都要落到这一家人能不能活下去。
拉美撤馆、北京声明、挪威撤资,这些动作像拼积木,一块歪了全塌。
现在积木已经顶到临界点,再往上加一块,要么搭出“两国方案”的屋顶,要么哗啦一声全散。
今晚的加沙依旧没电,但远处阿拉伯国家的救援车灯连成一条光带,慢慢往边境挪。
车灯能不能开进去,就看接下来那张会员国表决纸。
世界把选择题摊在桌面,选项只有两个:停手,或者一起坠入更深的黑夜。
来源:知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