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色刚刚降临,55岁的阿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桂圆红枣茶坐在阳台上,她已经坚持这个小习惯三个月了。阿姨以前总是睡不好,翻来覆去到半夜还清醒着,第二天头昏脑涨、记忆力也变差,连孙子都笑她“记性不好”。
夜色刚刚降临,55岁的阿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桂圆红枣茶坐在阳台上,她已经坚持这个小习惯三个月了。阿姨以前总是睡不好,翻来覆去到半夜还清醒着,第二天头昏脑涨、记忆力也变差,连孙子都笑她“记性不好”。
朋友推荐她用桂圆和红枣泡茶喝,说能养心安神、补血益气。刚开始她半信半疑,但想着这是食物,又不是药,就坚持每天一小碗。
一个月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能在十点钟前自然入睡了,早晨醒来也不再头重脚轻,脸色都红润了不少。
带着好奇,她去做了体检,医生看着她的血红蛋白指数都提高了,笑着说:“桂圆真立功了,这对你这样的气血不足的人很合适。”
桂圆,又叫龙眼,自古就被列为滋补佳品,《本草纲目》记载其“益心脾,补气血,长智慧”。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桂圆干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B族以及铁、磷、钾等矿物质。
尤其是其中的葡萄糖和蔗糖能快速补充能量,而丰富的铁元素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
研究发现,桂圆提取物对神经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可促进γ-氨基丁酸(GABA)合成,从而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常把桂圆用于治疗失眠、健忘、心悸的原因。
医生指出,经常适量食用桂圆,对改善失眠、缓解贫血、调节免疫力、辅助康复体虚人群,都可能有积极作用。首先是对睡眠的帮助。
中医认为心脾两虚容易导致入睡困难、易醒、梦多,桂圆性温味甘,入心脾经,可以养心血、安神志。现代研究也证实,桂圆中的多糖成分能够提高血清褪黑素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许多失眠患者在坚持食用后,入睡时间缩短、深睡眠时间延长,白天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其次,桂圆有助于改善贫血。
每100克桂圆干铁含量约1.5毫克,虽然不及动物肝脏,但配合红枣、枸杞食用可促进铁吸收,长期坚持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让面色更红润。对于因月经量多或产后气血亏虚的女性来说,桂圆是温补佳品。
桂圆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台湾学者曾对桂圆多糖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其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反应,从而帮助机体抵御感染。
对于老年人来说,免疫力下降是常见问题,适量吃桂圆有助于维持防御力。除此之外,桂圆还能缓解体虚乏力、记忆力减退。
中老年人常常有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桂圆中的多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成分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神经元,有研究显示长期食用可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对老年痴呆的早期人群有辅助作用。
不过医生也提醒,桂圆虽好,却不是人人都能天天吃、无限量吃。桂圆性温,属于偏热的滋补食品,如果本身体质偏热、容易上火。
或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痤疮的人,就不宜多吃,否则可能火上浇油,加重症状。糖尿病患者更要谨慎,桂圆含糖量高,每100克桂圆干碳水化合物高达74克,食用后血糖会明显上升。
若没有控制好摄入量,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大。即便是健康人群,也不建议一次大量食用,每天10-20克桂圆干比较合适,相当于5-8颗左右。
吃桂圆的方式也有讲究。生食新鲜龙眼虽然甜美,但糖分高,吃多容易引起腹胀,建议搭配其他食材,如红枣、莲子、百合煮汤,既能中和甜腻,又能增强养心安神的作用。
对于睡眠不好的人,可以选择在晚餐后半小时喝一小碗温热的桂圆莲子羹,帮助身体放松,但不宜在睡前马上大量饮用,以免夜间起夜频繁影响睡眠质量。贫血患者最好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促进铁吸收。
阿姨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每周三次用桂圆干、红枣、枸杞一起煮茶,每次控制在一小把,晚上八点前喝完。
三个月下来,她的气色越来越好,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了几岁。她说:“以前总觉得保健是花钱的事,现在发现坚持一些小习惯,身体自己会给你回报。”
医生最后强调,桂圆是温和的食疗补品,但不能代替正规治疗。如果长期存在严重失眠、明显贫血、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应先到医院查明病因,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桂圆等食疗方法辅助调理。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要根据血糖、肝肾功能等情况调整食用量,避免加重负担。
健康,从每天的一碗茶开始。今天开始,你不妨看看自己是否有气血不足、睡眠不佳、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如果有,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尝试将桂圆纳入饮食。
但切记控制量、因人而异,让它成为身体温暖的朋友,而不是甜蜜的负担。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以便获得针对性建议和最佳调理方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桂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方医学杂谈